紫笔文学 > 重塑导演人生 > 154 网络媒体

154 网络媒体


  而这种影响,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直接颠覆传统媒体舆论的导向。

  说白了,现行的所有基于社会学、大众传媒、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而存在的传统领域,是完全不适用于网络层面的。

  也就是说,如今国内的媒体和舆论,在大众传媒的概念里,都是单向而集中的。

  官方媒体可以通过媒体的信息传播,去掌控和支配舆论,进而引导民众思想,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西方思想、反动言论等信息,屏蔽在信息壁垒之外。

  大众所接受到的,其实就是官方想要你看到和接触到的。

  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尽可能的杜绝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渗透,而且防御成本很低,也相当牢固。

  但是,网络就不一样了,网络媒体是双向而发散的,从单方面的上面说、下面听,直接变成了人人都在说、人人都在听。

  这样以来,传统媒体上的信息壁垒,就完全失去了优势和作用,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手段,再也无法形成防御和引导。

  那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关于这一点,陈默自己心里明白,却不代表这会儿眼前的这些专家教授也能明白。

  毕竟,他们是想象不出来,那种后来铺天盖地信息轰炸现象的。

  因为就当前而言,即使是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站和一些网络论坛,大多也只是单向性的。

  在Web2·0出现之前,他们也理解不了人人都能化身键盘侠,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发泄各种言论的乱象。

  也就失去了从一开始,就营造一个有序网络环境的最佳时机。

  而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很多事情,就已经挽救不回来了……

  那么造成的恶果又是什么呢?

  是新闻失效。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会失去它以前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会被居心叵测之辈,用各种想象不到的手段,打击到惨不忍睹,应接不暇,进而丧失舆论阵地。

  那么整个社会……也就随之而变的人心动荡,很容易就会被西方国家所利用,然后做出一些亲者痛、仇者恨的行为。

  这个,就叫做文化渗透和思想殖民了!

  老霉尤其擅长玩这个,什么颠覆文化、抹黑造谣、植入民主思维、培养反动傀儡,满世界搞颜色革命啥的。

  真的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了,这个也不是陈默现在就可以开聊的话题,他只能从旁引导启发,却不会主动把所有东西,都直接摆在台面上摊开来说。

  那会吓坏人的。

  所以接下来有人问他,在用所谓新媒体做宣发的事情上,是怎么生出来的想法时。

  就很直白的说,“很简单,香江今年总共204万家庭中,已经有115万用户,在用计算机上网了,其中近90万家庭,用的还是宽带。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网络已经具备了承载这种新兴媒体崛起的条件。

  “而未来部落……嗯,这是香江的一家公司,也推出了一款互联网媒体软件应用,叫做博客。

  “这是一种类似于BBS、MSN、ICQ和QQ的网络交流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和个人观点,其它用户也可以在后面给出评论,可以实现即时互动,也可以进行分享。

  “因此,借助这种平台,就能发表对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分享对电影的评论文章,从而形成病毒式的网络营销和宣传。

  “我们也可以借助平台的后方实时数据,分析观众对电影的观感,通过大数据的采集,了解观影人群年龄段,甚至是票房未来的走势等等。”

  他说的是电影,或者是博客在网络上的媒介应用。

  但是听在会议室内这些人的耳朵里,却已经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更多衍生领域里的可能性。

  专家教授嘛,他们平时研究的就是这个领域,自然也就比任何人,更能敏锐的察觉到这背后所意味的是什么。

  这会儿的专家教授,大多还是真正的学者,是可以用实力说话的。

  所以,在很多东西上,基本上都是能一点即通的。

  这完全是一种本能……

  所以,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如今香江的总人口,差不多有670万,而按照陈默给出的数据,近乎于一半以上的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

  这个比例,已经算是超高了。

  怎么说呢,横向对比一下,香江销量最高的报纸,也不过50万份而已。

  由此可见,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潜在群体数量,如果占据了香江人口的一半以上,将会是何等的夸张。

  即使这里面,不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同一个信息,但还是会让人想一下,都会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那么香江是这样的,如果多年后换做内地呢?

  按照今年6月份的数据统计,国内上网人数在2500万左右,而12月份的数据显示,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3400万。

  看得出来,再下去几年,上网人数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实现跨越式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就像陈默之前描述的那样,当信息传播从单向集中,转变为双向发散的时候。

  新闻传播和大众传媒领域,面临的,就会是网络社会学、网络传媒、网络心理学等一系列的新兴学科的研究和挑战。

  这是必然的。

  那么,又该如何去研究?

  仅凭想象是完全不可能的。

  出国去西方学习,估计也不太合适,毕竟,也没听说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种新兴学科上出过什么学术成就啊。

  而且不要忘了,西方国家的社会体系和结构,和国内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在信息传播和传媒领域,是具备一个天然优势的。

  这个优势不但在于互联网发展的更早,积累的经验更多;

  还在于西方国家民主思维下的传媒学应用,和这种新兴媒体在思维上,是互通的。

  同样具备双向性和发散性。

  这与国内传统的单向集中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这个才是最致命的,也是让在场所有人都想一想就觉得不寒而栗的存在……

  于是,有人就忽然问到了陈默的身上,“所以,你觉的通过一个宣传新电影的网络营销,就可以分析出更多宣传之外的很多预判性的东西?”

  陈默毫不犹豫的点头,“是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的确能更清晰的反映出来未来的发展趋势。

  “那么基于这一点,是不是也可以因势利导,有效的做出针对性的引导,以及适时调整相应的宣传方向和策略,进而达到对电影最有效的宣传目的?

  “要知道,网络传播是比口口相传更为夸张的,它是病毒式爆炸性的散射型传播。

  “甚至可以说,有时候数据表现出来的,都不一定完全就是可预见的,这与传统的信息传播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可以预见到网络影响力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但真要让我讲清楚其内在的理论基础和底层逻辑,那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了。

  “所以,这就需要专业领域的团队,去借此建立一个自然模型了……或者说,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大型的社会模拟验证。”

  社会模拟?

  众人瞬间懵哔,你这不是要发疯吧!

  社会模拟,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社科领域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搞几个数据模型、喂几批小白鼠就可以了。

  社科、社科,涉及到的可是自然人啊!

  别说国内了,国外都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去玩的,这是涉及到人道主义和伦理道德层面的禁忌。

  当然了,陈默没有提“实验”两个字,而是“验证”。

  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个商业营销的案例,去做一个模拟数据分析罢了,也不会牵扯到人的身上。

  人家一直都在说电影宣传嘛!

  所以,是在场这些专家教授,被刺激的有些过于敏感了,直接站在了自己这边的出发点上,以至于差点儿把自己给吓到。


  (https://www.zbzwx.cc/book/19066/11030323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