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170章 修建大坝

第170章 修建大坝


第170章  修建大坝

【保守派:你们激进派还是太保守了#

这喷不了,这是真专家。

本以为他是保守派,没想到是激进派中的激进派……

此人便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先生。

当初修建三峡大坝时,他未虑胜先虑败,一直反对。

如果修建这么庞大的工程,一定会被西方盯上,成为自家的软肋。

假如大坝被敌方的導弹击毁,滔天的洪水,会将長江中下游广袤的平原地区,彻底淹没。

况且建造大坝还需要庞大的资金。花费极大精力还将一把剑悬在自己头上,与其这样,不如直接把剑架在别人脖子上。

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截断雅鲁藏布江和沧澜江,引到長江里,来一个翻版的“南水北调”,还能令我兔再多出万亩良田。

啊这……

要知道,雅鲁藏布江出了国,叫恒河。沧澜江出了国,叫湄公河⊙_⊙

这就相当于掐住了整个南鸭的命脉,使得原本水源就不丰富的南鸭各国,雪上加霜……

当然,我们是一个友善和谐的大国!

最终并没有采取这个做法,并且因为黄老的提议,对于大坝建设也考虑到了占争因素,不用担心~

好好好,原来保守的是我啊!】

评论区

(“我有一计”

“文和你先坐下,事情没到那么严重的地步”)

(有伤天和,但不伤共和[宕机])

(黄教授真的,我哭死,当初就听说反对了[捂脸])

(可能怕说清楚了大家都同意吧,我反正同意[暗中观察])

(不知道时就他反对,这要听说了后面全国都该反对了[捂脸],哪怕不截他们水流,但这玩意就得有)

(我小时候还在想,雅鲁藏布江明明起源在我国,为啥流向外国)

(断水不至于,雅鲁藏布江下游都是靠的降雨补水,例如乞拉朋齐[世界雨极],但换个思路就行,比如雨季放水,旱季蓄水)

(别处看到的,建水库,旱季蓄水,因为我们要用,雨季放水,因为我们也不缺水了[捂脸][捂脸])

(评论区一堆活阎王[宕机])

(激进派玩的都是三十六计,保守派只玩绝户计[看])

(所以老祖宗有远见啊,把青藏高原给拿下来)

(其他人:你怎么就确定建大坝容易成为目标了

黄老:如果别人这样建的话,我包炸的[尬笑])

(为什么不采纳,反正南鸭不爱喝水[暗中观察])

(黄老:我做过调研的,他们不爱喝水[可爱])

(老一辈科研人是有点子贾诩之魂的,哪怕是钱老这样的高人,这位爷是正儿八经论证过用劾弹炸喜马拉雅山,让大西北变成鱼米之乡[捂脸][捂脸][捂脸])

(幸好没实施啊,不然看现在南鸭的气温,会嘎[泣不成声])

(咱们不是还有一个天然大盆地吗,我有一计,藏水进川[绿帽子])

(你要干什么!)

(我们把你们当家人,你们把我们当美人鱼[流泪])

(再放点辣椒直接煮火锅[玫瑰])

(只能拜托川川了,这样一来你们的航母就有地方停了[看])

(当时如果这样做面对国际舆论不好)

(想起了西方一些国家把阂电站建在边境……[泪奔])

(比利时家门口的发兰西阂电站!)

(但是这个阂电站比利时也用,多数电是供给比利时的)

——————

天幕之下,本来还没什么,一听到“万亩良田”,众人齐齐警觉,双眼发亮。

这可是万亩良田啊!!!能养活多少人。南水北调,后世有如此多利器,对于治水肯定有更多门道。

哪怕对于天幕这件事不甚明了的人们,听到错失了万亩良田,也不免可惜叹惋一句,糊涂啊!

要是十亩、百亩,就连千亩,他们可能就是感概后人鸿轩凤翥,但这可是万亩!!!

就苦一苦那些番邦怎么了,后人都说南鸭他们又不爱喝水!

只能说不愧是后世朝廷,如此诱惑都不为所动,克己复礼,高瞻远瞩。

赵光义太平兴国三年,宋廷曾作了一次南水北调的尝试,企图打通中原与荆、襄的水路运输。

当时,京西转运使程能督率民工,自南阳下向口置堰,引白河水入石塘沙河,然后准备再开渠接西萎河,与京城水利网连在一起。

如果这条运河成功,那么从京城问西南,由西蔡河乘船直入白河,顺流面下,经汉水入长江,可与湘江航道相接。

可惜,因地势较高,困难增大,加之石场基洪水冲毁,被迫中途停工。

尽管如此,宋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遗迹至今仍存,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

各时空的众人对于后世治水工程十分感兴趣,也不知经历漫长的时光,后人的水利精进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

明,朱棣对于西藏虎视眈眈,这个地方,尤为重要,许多河流都是从这里起源的,看来大明得加强把控。

虽然元朝把西藏纳入了中原版图,但之后的明朝对西藏的控制还是较为松散。

明取代元后,继承了对西藏的统治权,却没有对进行实质上的统治。

朱元璋时,在西藏设置了乌斯藏都司以及朵甘都司统治西藏地区,下设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等一系列机构,还通过封西藏宗教领袖的形式笼络西藏上层人士。

但是所设立的一系列职位,都是采取册封当地首领的形式,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到了清朝,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声,以保护西藏黄教的名义,派遣大策凌敦多布率6000人自新疆南下进攻西藏。

很快占领了拉萨,和硕特部首领拉藏汗战死。

康熙听到消息立马派军,结果兵败而归。

康熙五十七年,他又派自己的十四子,就是雍正的同母弟胤禵带兵进藏。

胤禵作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出征,驱准保藏。

收复西藏后,清采取收民心、派驻军、改制度等多种形式,确立了清对西藏的统治。

雍正二年,清朝收复青海。

雍正五年,清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对西藏统治加强。

乾隆五十七年,在西藏设置“金瓶掣签”制度,西藏的统治和管理更加完善。

……

朱棣自从见过后世清朝的版图之后,始终无法忘怀,特别是过的什么“秋叶海棠”,满蒙疆藏汉五大板块合为一体,这怎么能不令人为之心动。

既然清朝能做到的事,我大明自然不遑多让!

只不过,还是不能太着急,得从长计议啊。

此时此刻,朱棣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三头六臂,干不完,事情根本干不完-_-#

三国,贾诩:……

他简直哭笑不得,还高兴于后人对他的念念不忘呢,还是沉默自己在后人眼中这种毒辣的印象。

这样看来,在后世,他岂不是“保守派”……

而且,怎么他在后世还变成形容词了???

后人不要刻板印象啊!!!现在同僚都躲着他走了,他心里也苦的很好嘛……

关键时期,行事自然不能太过柔和,看吧,也是有后人能理解他的!

不过,天幕中竟然还有人提议藏水进川?

贾诩若有所思,川地是蜀汉政权,可是如今的藏地还不属于中原,实施难度有点大呢……

曹操有些欣慰,这下后人能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了吧!

他为何要养着贾诩,有些计谋可以不采纳,但不能没有啊。毕竟,贾诩的某些想法确实是令他“振聋发聩”的……

秦,嬴政看着天幕,后人讨论着“旱季蓄水,雨季放水”,又想起了什么,突然噎住。

怎么几千年过去,但每一幕都好似有些熟悉呢。

大秦的武安君白起,可不是用过“水淹”这一招。

当年秦楚之战,白起从汉中出发,先破楚国咽喉重地邓城,又趁楚军势弱,大军挥师鄢城。

鄢城,是楚国的大城,楚郢都的陪都,是郢都的天然屏障;如果鄢城失守,楚将再无可守之地。

楚人派出全国的精锐,集结在鄢城之下。

鄢城处战略要地,被楚人数次加固,又引来夷水注入鄢城的护城河,城高水阔,绝对是易守难攻的坚城之一。

事实证明确实难攻。

在秦军波浪般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下,鄢城依旧挺拔在楚大地,仿佛坚不可摧。

白起试过很多办法,比如攻城车(又称云梯),并运来大量的沙土将护城河截断,方便攻城车靠近城墙。同时让军中弓箭好手射击城墙上的楚军将士,用以掩护攻城车进攻。

但还是无法攻进城中。攻城失利后,白起突然观察到,鄢城其实是借峡谷地势而建成的,夷水途经鄢城的上方峡谷,水位也比较高。

白起顿时决定水淹鄢城。

他命人修建百里长渠,引来夷水,又命人关闸存水,人为的抬高水位;待水积蓄到足够的高度时,又下令开闸放水。

地势较低的鄢城虽能抵挡秦千军万马,但对于滔滔洪水完全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刹那间高耸的城墙倒塌,鄢城就此破城。

由此可见,河流有多么重要。不仅能带来生存,也能带来毁灭。

嬴政对后世的三峡大坝好奇的紧,听起来是非常庞大的工程,想必用处极大,也不知是如何宏伟壮观。


  (https://www.zbzwx.cc/book/2248622/1111096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