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抗日之我为战神小说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训

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训


  晋北战场上两军配合较好的原因,与太原战场根本就不同。杨继财与两大根据地两个分区之所以配合的比较好,是因为战场就在太原周边,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几个分区与抗联参战部队,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谁。

  二也是两个分区的军政主官,亲自坐镇指挥。有了直属上级的压着,下面的部队也不敢太发挥游击水平。至少下面的团营长,没有人敢在这二位面前扎什么刺。相对于下面习惯了各自为战的团一级干部,这二位红军时期便是高级干部的眼光和水平还是有的。

  要是没有这二位军分区司令员亲自坐镇,来的是一帮团长的话,杨继财这一仗恐怕打的远不如现在顺手。首先一个指挥权理顺的问题,就会将他搞的头大如斗。虽说关内部队不讲究职务一类的关系,但是资历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坚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弃了。最关键的是,这二位分区领导,包括外围的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被杨继财给画出的大饼给圈了进来。

  等到想脱身的时候,却发现只能硬着头皮,跟眼前这位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走到底了。否则谁事先撤离,都会造成整个战场的崩溃。而回去,自己的上级肯定饶不了自己。就算硬着头皮,他们也得坚持下去。也就是说是形势,将大家逼到这个份上。所以在太原战场上的杨继财,倒是得心应手的多。

  对于眼下晋北战场出现这种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隔阂的情况,头疼的不单单是陈翰章一个,亲临一线指挥,此次太原行动之前才从晋北赶回的晋绥军区代司令员也头疼,甚至连在兴县坐镇的老总也很头疼。

  老总此战之前从延安,受主席委派亲自赶到晋绥军区坐镇,可不单单是督战。老总在这里,对各个战线一直有一个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对晋北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的表现,老总了解的很清楚。

  至于抗联那边,在陈翰章临出击之前,也再三要求陈翰章,将每天的战况给老总做一个详细的汇报。所以老总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其实并不比杨震少到哪里去,所以老总也是为了这件事情很是头疼。

  甚至在杨震赶来之前,老总有心从包头前线抽调回两个旅配合抗联作战,将原有的地方武装升级的新部队替换下来。这些为反扫荡作为骨干使用的主力部队,游击习气倒还是少了很多。

  杨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陈翰章的秘密电报之后,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从通辽总部驻地飞抵西北。晋北战场就在关内根据地周边作战,没有关内部队的支持和配合,这一战想要打好很困难。而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到关内外部队团结。

  杨震心中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来的飞机上,他已经考虑过解决这种办法的途径。第一个办法很简单,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全部撤出一线战场。用于后方转运物资、看押俘虏、保障通讯线路的安全。

  但这个解决方法看似最简单,但可能引起的麻烦和后续影响也是最大的。将所有的关内参战部队,从一线上撤下来。明显很容易会让人有抗联老子天下第一,对所有兄弟部队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会严重影响到两军之间团结的。

  第二个更简单,从抗联抽调出一批干部。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团参谋长全部替换下来。营一级,每个营都派一名抗联干部担任副营长。这个办法其实即简单,也更加有效。但这个办法,带来的麻烦却还要超过第一个办法。

  先不说指挥关系的理顺,单就一个部队指挥权的问题,就很是让人头疼。关内部队,不像抗联那样明确军事主官和参谋长之间的权限。向来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军事主官在军事指挥上,有着绝对的权威。参谋长在指挥上并无决策权,甚至很多的部队连建议权都没有。

  在关内部队,除了高级指挥部之外,团一级的参谋长职责倒是更像部队司令部直属队的一个大管家,或是一个高级的传令官。涉及到具体的指挥上,更多的是军事主官独断专行,当然原来还有政治委员的最终决定权。作战的具体指挥上,基本上没有参谋长什么事情。

  杨震在与挺进军接触的过程之中,发现太行军区和一二九师出来的部队,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队,对参谋长的工作比较重视,职责也比较明确。但是其他根据地出来的部队,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团一级的部队,参谋长甚至就是一个摆设。

  实际上,这倒也不是关内部队所独有的情况。轻视参谋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国所有军队的惯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规定,参谋长转任军事主官需要降两级使用。即便是在重庆方面组织结构和体系,最为现代化的中央军之中,在很多部队之中参谋长起的实际作用也很有限。

  两套指挥体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观念上不同的部队,在指挥理念上会有很多的冲突。这些事情,从当初抗联选派的人员去组成挺进军部队工作,主要被分配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就已经吃足了苦头。

  现在从抗联抽调人员,去接替参谋长,除非老总亲自下命令,否则能起到的作用恐怕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么做,也很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认为自己手伸的太长了。人家是搭档多年的老战友,自己贸然插手进去很不好。

  当谈到最关键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杨震的突然沉默,让老总在短时间之内有些不明所以。但老总什么人?虽说性格宽厚,但军龄比杨震这个后起之辈,年龄还要长很多统兵剩下下来,对于的部下的心思那里还不明白。

  杨震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老总很快便想出症结所在。杨震的顾虑,老总很清楚出现在什么之上。不过老总认为作为几大战略区军事主官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他,在这方面有所顾忌倒也算正常。这也说明杨震的头脑冷静,并未因为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而有任何的高烧。

  犹豫了一下,老总还是最终拍板道:“包头地区形势现在已经稳定下来,剩下的几方面交涉,主要是我们和后套、榆林方面打嘴仗。而且以后套方面那位主官的为人来看,他不会在这个时候挑起冲突的。绥西地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现在几乎没有太大的可能。”

  “再加上包头孤悬绥西,虽然有铁路线与后方相连,但本地毕竟属于贫困地区。大量驻军长期驻扎在那里,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我们也无力保证后勤供应。我看这个时候,是该抽调回一部分主力的时候了。”

  “这样,我让晋绥军区将所有的骑兵全部留下,炮兵留下一个团,步兵留下两个旅,担负包头至归绥、托和托一线的防御。在抽调三个独立团,负责归绥至集宁一线的防御。其余的部队立即经平绥铁路,以最快的速度车运至大同一线。

  “现在我们控制区内有了铁路,调动部队上也不用怕因为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带来的极度疲惫。将晋绥军区主力快速的调回,不仅可以节省出包头、归绥的存粮供应晋北战场,也可以大大减轻你们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在包头周边短时间不会有明显战事的情况之下,可以将最大的有生力量,放在晋北战场上。我们既然已经打了大同,那么这场战斗我们就一定要打好。不仅要守住前一段时间的胜利果实,还要进一步的在华北日军腹地狠狠的捅上一刀。”

  “好好的回应某些方面,对我们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的无端指责。让全国人民都好好的看看我们,抗日决心究竟有多大。看看我们是不是真心抗日的,看看谁才是在真心的抗日。”

  “我马上让负责留守根据地的代司令员,立即赶回晋北战场。现在配合作战的这几个团,除了表现最好的两个团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撤下来,转入后方守备。等晋绥军区主力返回之后,所有部队全部调往凉城整训,并担任晋北战场的预备队。”

  说到这里,老总看着杨震听完自己想法之后微微皱起的眉头道:“随着你们陆续开始入关参战,与关内的交通线全面打通,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的斗争思路也该采取一些改变了。一些部队原有的游击习气要该改掉的,必须要改掉。”

  “游击战,只是我们一种在特殊情况之下采取的一种作战方式。过去在残酷的环境下,在缺枪少弹的情况之下为了生存,采取更加符合我们自身条件作战模式这并没有错。因为过去我们没有那么厚的本钱,实在是赔不起,也打不起消耗战。”

  “过去部队平均每支枪只有五发子弹,汉阳造步枪都是好枪。轻重机枪弹药不足一个基数,极少的炮兵有炮无弹。打完一场战斗,还要想办法返回战场去捡子弹壳,交回上级以复装子弹。这种条件逼得我们,只能采取这种打一场战斗要计算一下是不是赔本的买卖。”

  “但现在条件转变了,作战的要求也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我们很多的各级干部思维方式,却没有得到一个根本的扭转,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明知道兄弟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汽车和坦克,却还要坚持破坏公路。结果可倒好日军机动能力有没有下降,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反倒是把你们给困住了。”

  “这种情况必须要得到改变,我们不能总是以游击队自居。条件和环境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也该有一些改变。等这场战役结束之后,不仅仅是晋北战场的部队要整训,就连其他的根据地部队,也要进行大规模的整训。山东和新四军各部距离远一些,部队实在抽调不回来,那就抽调一批干部回来。”


  (https://www.zbzwx.cc/book/2258359/1226937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