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玄宗反思父子分道行 太子艰辛君臣达目地3
面对李亨的强硬态度,唐玄宗甚是不快,对他说道:“父皇老了,早就想将这付担子交给你。但现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胡羯猖獗,我不忍心就这样交给你。朕一生英明,晚年被胡羯蒙住了眼睛,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朕不能做个有始无终的皇帝,要将胡羯正法之后,交给你一个完整的江山。”
李亨伏地说道:“进入剑南,丢弃了西北的边防军,哪里来的力量平叛。儿臣斗胆,恳请父皇放弃幸蜀计划,向西北迁徙。”
唐玄宗说道:“太子不要这样咄咄逼人,剑南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可以长期坚守。江南地区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也便于统一抗敌,是朕选的地方,怎么能说是他人提出的。太子还是和朕一起去剑南蜀地。”他对殊杀杨国忠还能容忍,但逼死杨贵妃,就是太子的的错。作为儿子这样做,就太过了。内心深处似有不甘,说不定已经萌动了废除太子的想法,所以坚持朝廷迁往剑南。
李亨已经从唐玄宗的眼神中,看出了不能容他的内心。如果到了剑南,权柄仍然掌握在唐玄宗的手里,他要为杨贵妃报仇,他就危险了。为了保命,更加坚定了要去西北的想法。跪在地上说道:“儿臣坚持去灵武,请父皇重新考虑。”
面对李亨的坚决态度,唐玄宗十分为难。本想到剑南之后再跟他算账,但是不知禁军的态度,如果军队倒向太子,他这个皇帝就只有交班了。静静的站着,两人相持不下。
唐玄宗没有说话,回过头来向陈玄礼看去,陈玄礼看到唐玄宗投来的目光,内心吃惊。突然跪到唐玄宗的身前:“启奏皇上,臣愿意保护皇上到剑南。”
陈玄礼的上奏,使得李亨十分震惊,也使他始料不及。陈玄礼身为禁军首领,掌握兵权,他的态度改变了李亨发动政变的走向。应该说,马嵬兵变是太子一手策划的,诛杀杨国忠是太子发动马嵬兵变的第一个步骤。逼杀杨贵妃,是太子发动马嵬兵变的第二步。接下来的第三步,就是要逼唐玄宗让位。但处死贵妃后,陈玄礼带头向玄宗表示效忠,使李亨感到意外,也打乱了他的部署。
在诛杨一事上陈玄礼与李亨意见一致,但是他仍然忠于唐玄宗。这确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因此,太子策划政变虽然意在夺权,但并没有像历史上很多政变一样危及皇帝,应当说,陈玄礼的政治立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嵬之变的结局。这也正是陈玄礼日后追随唐玄宗入蜀,唐玄宗不予怪罪,而返回长安后,却被李亨冷落并找查将他流放的真实原因。
李亨矛头已指向了唐玄宗,而唐玄宗入蜀意图不可逆转。现在手握兵权的重量级人物陈玄礼支持皇帝,父子分道扬镳就已势在必行。李亨没有想到陈玄礼临阵倒戈,他跪在地上,摭掩着内心的慌张。心想: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随父皇一路西行,那样太危险,只有分兵,另谋发展。
李亨跪在地上说道:“父皇和朝廷去蜀地,儿臣愿意以太子的身份到朔方组织力量抗击叛军。”唐玄宗还在犹豫,他不想让李亨离开自己,说不定他已经准备另立太子了,只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不便提出。只有等到达剑南之后,朝廷安静下来,他才好动手。两人僵持不下,群臣面面相觑,等待唐玄宗发话。
国子祭酒李麟走到唐玄宗的身前,跪下上奏:“启奏皇上,太子在朔方前线抗击叛军,不但有利于平息叛乱,而且可以分散叛军的力量,减小叛军对剑南朝廷的压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臣上奏皇上授予太子殿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组织抵抗叛军。皇上坐镇剑南也能安心。”
唐玄宗心想,分兵两路也很好,安禄山的追兵马上就要来了,让李亨去阻挡叛军的追击,如果被叛军杀了,也了结了一件大事。他死得轰轰烈烈,历史上也好交待。还有利于朝廷的顺利迁移,是件好事。立即摆出皇帝的架势回应道:“准奏,拟旨。”宦官李辅国随即搬来桌案和椅子,唐玄宗在案前宣布:“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平叛事务。”
韦见素草拟好圣旨,交给唐玄宗,唐玄宗瞟了李亨一眼,画了押。高力士就地宣布,将圣旨递给李亨。接过圣旨,李亨的一颗心总算是踏实了,最起码目前避开了危机。高呼:“父皇万岁,万万岁。”
韦见素上奏:“启奏皇上,天下兵马大元帅,前去阻挡叛军,手里不能没有兵,臣奏请分兵一半给太子殿下。”
高力士想到皇帝的安危,当即上奏:“启奏皇上,抗击叛军的兵将,应以招募为主,这些御林军是保护皇上的,为了皇上的安全,臣奏请分一千军士给太子。主力仍然跟随皇上,以保证朝廷安然到达成都。”
唐玄宗本不想给兵李亨,但既然任命了兵马大元帅,不给兵就说不过去。权衡之后说道:“准奏,给太子一千兵马,去朔方招募十万大军,剿灭叛军。”
六月十五日,李隆基、亲王及文武大臣与太子、张良娣、李辅国筹人从马嵬驿分道扬镳。大臣都愿意跟着唐玄宗,这并不是他们愿意真心跟随皇上,而是去剑南比留在长安附近去灵武更安全,包括陈玄礼,关键时刻投靠唐玄宗,也是怕与叛军开战。他们都被叛军的气势所吓倒,选择了去巴蜀保护唐玄宗,用不着正面与叛军冲突。
目前而言巴蜀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叛军追来,火烧栈道,追兵便无路可进。可见当时的朝臣只想保命,并没有去想如何抗击叛军。只有李亨和他的儿子,坚持抵抗安禄山,从这一点看,他发动政变是积极的。如果没有后来的逆方登基,树起平叛的大旗,中原地面上抵抗叛军的力量大多数将领得不到信息,将会投降燕朝,安禄山很快就会统一中原。即使后来叛军内部出现分裂,唐朝大势已去,也难重新获得社稷。躲在成都的唐朝小朝廷,就会和三国时的阿斗一样,难逃覆没的命运。
唐玄宗走后,李倓走到李亨的身边说道:“陈玄礼关键时候改变态度,使得父王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此去朔方,险阻重重,能不能挣脱叛军的追击还说不准。但不管有多艰难,儿臣全力以赴,一定跟随。”
(https://www.zbzwx.cc/book/2284107/38918095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