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动画和漫画
第一百七十章动画和漫画
观众对于作品的崇拜要大于作者,这种思想似乎从古至今就存在,教科书中也似乎弱化了一些作者的事情,来突出作品本身,尤其到了流行文化横行的今天,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的成功,大多数被归类到一个演员或者导演的成功上。
而对于歌曲和电影的创作者,编剧,观众大多数都是不关心的,这也时幕后和目前工作者的一个根本待遇。
这时就体现出观众跟从业者之间的差距的,文艺圈相对于台前的参与者,更注重的是作品的创作者,很多文艺圈的人会冲着剧本的作者去看电影,而未必是演员。
这就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王辜这个名字除了在杭城小有轰动之外,在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梨园行内火了,除了个别一些人知道王耀真正的身份之外,大多数票友和行内人都在揣测这个王辜的身份。
因为《武训传》从剧本到营销,以至于现在引起的现象级反响,都已经颠覆了目前行内所有人的认知,很多人都觉得梨园行只能被划归到小众阳春白雪,孤芳自赏了,几乎已经是自己跟自己玩的状态了。
但是各个版本的《武训传》火爆,让所有人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看到了新的希望,原来戏曲在这个西方艺术横行的年代,还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找准定位,还是能吸引新观众的。
但是很多专业的剧作人也表示不屑,认为这就是一种披着戏曲艺术的皮,进行的流行文化炒作形式,但是在看完了作品本身之后,有部分剧作人还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
戏不错,就是差点火候。
这种评价对于一个新人剧作者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评价了,因为梨园行算是最接近文人圈的,文人相轻,打压后辈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虽然王辜这个名字在大众里还是没有什么名气,但是至少在这个圈子里,现在是很当红的新人了,有好几位地位很高的前辈都抛出了橄榄枝,让孔萍帮着传话,希望能有机会探讨探讨。
话传到王耀这里,王耀就一笑而过,他知道自己跟那群老艺术家们聊不到一起,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都是体制内的大佬,跟着风向标走的,王耀可不敢搭这趟顺风车。
再加上最近事情越来越多,王耀也没心思去应酬。
干妈的身体算是彻底稳定了,在国内几大医院检查后,又去了美帝一家权威医院检查,结果都是没什么问题,得到消息之后的赵骊蓉就直接出院回津门了,虽然今年上不了春晚,但是评剧有起色了,她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归拢一下。
苏勇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跟赵骊蓉一起走,毕竟王耀现在忙什么都不知道,她还不如跟着干妈一起去看看其他的城市,这几个月都待在医院,虽然算是融入现代社会了,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小环境,她还是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
王耀这么忙,肯定没时间陪她,虽然心有怨气,不过苏勇还是没给王耀捣乱。
被埋怨了一通后送她们上了车,因为绛曲现在已经长得有苏勇小腿那么高了,坐飞机不安全,只能坐长途汽车,王耀虽然有些担忧,不过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但是还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原本在一个城市,王耀想去看就去看了,现在相隔几千里,虽然坐飞机挺快的,但是总觉有点不一样。
王耀思前想后,决定以后有条件安稳下来,就真正的找个地方安家,到时候把几位老人都留在身边。
剧团收益现在已经达到一个很可观的数额了,吴天来的商业操作将利益最大化,大有一副榨干《武训传》最后一点价值的感觉,不过从各地剧团的观众反应来看,目前口碑还是不错的,不用担心翻船的问题。
启功先生他们整理的张伯驹先生的书籍,目前已经整理出了第一卷,从明末到民国后期,这一段的历史事件,跟现在已经出版的《二十四史》和一些民国史书,都有一些出入,但是却都有据可考。
如果这些书都整理出来,能丰富这段混乱的历史,足够在史学界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但是启功先生也明确的告诉了王耀,这些东西,至少在五年内,无法得到国家的认同。
所以在国内出版和利用,都是要一个巨大的问题。
但是不能因为无法出版就不整理了,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史资料,王耀想着这几位老人每天起早贪黑,孜孜不倦的翻译整理,心中不免多了一丝悲凉和钦佩,这才是一个学者该有的姿态。
学术环境,不容乐观啊,王耀暗自叹息道。
启功先生之前说帮王耀打听动画电影制作的事情,现在国内两家最大的动画片制作公司,现在手上全有工作,因为去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太大的盈利,但是从作为第一部没有赔本的龙国电影,为整个龙国的动画行业打了一针鸡血。
明珠动画电影制片厂在筹划唱片青春类动画《我为歌狂》,这部动画是国产动画目前的一个新实验,吸取了西方和东瀛成熟的画风和故事风格,为12岁以上的青少年创作的动画,光投资就答道1500万。
另外还有一部以演绎小说为题材的市场性长篇动画《隋唐演义》。
而中央动画制片厂在筹备一部历史类的科教动画。
动画这个概念不是单指动画片,而是集合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西方文艺复兴时代漫画形式出现,到十九世纪英吉利出现了动画雏形,1906年一个美帝人创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被誉为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
而在华夏,最开始接近‘动画’这个概念的是,南朝画家谢赫,他创作的六轮画法,主张气韵生动,就是一种让画活起来,动起来的理论,他提倡画应该有魂,有骨像是有生命一样。
但是因为古人画画都是静态的,只能通过一张画的画技来表现出这种‘类动画’式的生命,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画。
到了蒲松龄时代,他用文学的手法提出了动画的概念,比如什么画中仙这种带有神幻色彩的,但是确实为3D和未来的AR技术提供了一个先驱的思想。
因为工业时代的创新,让西方在技术上视线了东方的理论基础,所以西方在动画发展上,要早于华夏100年之久。
亚洲动画产业的翘首是东瀛,在某些程度上,几乎和美帝的动画产业持平。
而龙国的动画产业起步晚,再加上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艺术形式难以生存,所以发展迟缓,不过在绘画底蕴上华夏战占有优势,所以早期发展的文艺动画,华夏在国际上都享有生命。
一部《小蝌蚪找妈妈》几乎横扫当时全世界的动画大奖。
但是后来因为那场十年风波,动画产业跟其他的文艺产业一样,都陷入了低估,近些年在国家的扶持下才慢慢有了一些好的兆头,去年的《宝莲灯》电影没有赔钱,就是动画界一项大事了。
再加上国家这些年对于动画产业的重视,2000年这一届的动画专业的学生,几乎超过了前十年这个行业的总从业人数,为动画行业注入了一大批新鲜的血液。
但是提到动画,就不能不提漫画。
漫画这种形式,不同于华夏古来推崇的文人画和山水画,按照华夏的标准,这应该是一种民间传单似的民间文化,一些不得志的画师为了讽刺一些社会,国家,还有人文现象来创造的一种形式,带有强烈的讽刺和暗喻风格加上诙谐幽默的故事组成,有些想明朝小说时期的文学形式。
这种形式华夏自古就有,但是一直不被主流认同,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记载。
西方漫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列奥纳多为例子的大师。
东瀛漫画起源于禅画和后来的浮世绘,而且因为有西方漫画的影响和华夏文化的内核,让东瀛文化的受众面几乎囊括东西方国家。
而华夏的漫画,起源于清末的陈师曾,真正意义上的漫画是丰子恺大师,因为丰子恺让主流绘画界,正式这种漫画形式的辉煌被正视。
(https://www.zbzwx.cc/book/2310219/34879928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