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事
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事
经过这一次,皇后暂时也想不出别的什么办法对付琦娇,也就消停了一阵子。自从静真人和琦娇说明利害之后,两个人倒是走的更近,时常一起坐坐,有时也会到御花园走走。后宫着实平静了一阵子,可是很快这种平静就被打破了,因为琦芸怀孕了。
这件事情让整个宫里沸腾了,因为从太子府算起来已经有将近三年没有人传出过好消息。皇后知道了这个消息,倒是有几分吃惊,因为这些年她在皇上身上下的药,会让皇上难有子嗣,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贵人竟然怀了孩子。琦娇则是高兴的不得了,没想到一切的事情这么顺利,仅仅只有一次琦芸就怀上了。高兴之余,琦娇害怕不小心又着了皇后的道儿,便特别关照起琦芸来,不管是吃得还是用的都十分小心,绝对不碰别人送来的东西。
皇上的心情也很不错,这么些年没听到好消息,他已经很是失望了。以前要么是养不大,要么是流掉了。他也疑心太子妃做什么手脚,但是私底下调查了很久也没有发现太子妃做了什么。后来当了皇上还没有子嗣,他也有些着急,这次终于听到了好消息。他赏赐了很多好东西给毓秀宫的昭妃和芸贵人,而且看见琦娇非常细心地照顾琦芸,他也称赞了琦娇好几次,说这才是贤良淑德的典范,一时之间昭妃的风头隐隐有盖过皇后的趋势,宫里的人竞相巴结这位昭妃娘娘。
最郁闷的人要数琦芸,被骗着进了宫,失了身之后被迫留在宫中,现在又莫名其妙的怀了孕。而且太医来诊脉说因为母体的气血不足,胎不是太稳,要注意养胎,不要剧烈的运动。这一下子,琦娇连床都不叫琦芸下,每天派人盯着琦芸灌下一碗碗的安胎药。
就在皇上还沉浸在将要得子的喜悦中,边疆却突然告急。本来西部的边陲前些年在李端领军的一场大胜中可以安稳几年,谁知道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中出现了一个人,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富有谋略,不出一年的天气竟然将那里的几个部落俱都兼并了,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这一年偏逢荒年,他们就开始不住的骚扰边境,抢掠边民的东西。而且不像以前抢了东西就走,反而是攻占了边城,杀了守城的官,还扬言要。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年轻气盛的皇上非常生气,大骂这些蛮子不知天高地厚。
朝臣的意见却分成两派,文官主张和谈,避其锋芒,武将则力主出战,以示****之威。文官说现在国库空虚,打起仗来劳民伤财。武官说不教训一下那起蛮子,这时去和谈实在是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两派争执不下,皇上气得拂袖离开了大殿,去不知该往哪儿去。皇后那里不想去,现在帝后之间的关系大不如前。静真人那里白天也不方便,算起来只有昭妃还善解人意一些,于是就下令摆驾毓秀宫。
琦娇接了驾看见皇上的脸色不豫,小心翼翼都问道:
“陛下今天怎么心情不好?”皇上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能好,边陲告急,一般文官却主张和谈,一群胆小鬼,有失我大国风范。”琦娇听了皇上的话,一直以来盘踞在心里的念头,突然冒了上来。
“皇上,本来论规矩臣妾不能问政,可是依臣妾的愚见,这打仗却是武官的事情,文官的意见有那么重要?”
“你哪里知道,这打仗要用钱,钱都是户部掌着,到时候仗打起来,这边不给粮草,还怎么打。”
“原来如此,是臣妾糊涂了。”琦娇有些失望。
“不过你倒也提醒了朕。”皇上若有所思的说道。
“哦?”琦娇不知皇上指什么。
“既然打仗只要武将,将不服管的文官换了不就成了,这权利可在朕手中。”
“陛下英明,上次那起蛮子还不是很快就被打败了。”琦娇趁机说道。
“是,齐国公世子英勇善战,有这样难得的武将,却要朕去和谈,一群腐儒误国。”
琦娇听了皇上的话,心跳得厉害,自己梦想了多年的事情,终于有机会实现了。皇上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起身离开这里,回去了勤政殿,召齐国公父子进宫。
齐国公这时候在府里也是坐立不安,因为他也十分地矛盾。一方面他觉得通过武力解决的方式更合适,哪怕是和谈也要先打赢了仗,才有和谈的资本。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儿子要上战场。这些年总体上说来四海升平,将士们久疏战阵。而且朝廷上重文轻武,致使考武举的人一年少似一年,朝堂上只懂谈古论今,夸夸其谈的人多了,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人则越来越少,所以一有战事自己父子那是义不容辞。
可是经过上次的事情,齐国公觉得自己的儿子上阵杀敌可以,但是运筹帷幄就不行了,有些沉不住气,太过急进。这时一听皇上召见,齐国公不由叹了口气,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出战了,否则不会这个时候召见他们父子。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皇上的态度明显有了变化,以王大学士为首的一班文臣自然看出了皇上的这种转变,自然不能硬扛着和皇上作对。只有户部尚书还是固执己见,并且说今年很多地方都遭了灾,还在等着朝廷救济,这时候实在是筹集不出来军饷。
皇上对听了大怒,一气之下将户部尚书革职,令王大学士暂理。群臣之中也有谏言的,也被皇上当场革职了几个。这一下子就没有人敢再说话了,群臣也算是见识了年轻皇帝的雷霆之怒。但是不管怎么样,户部尚书说的事情,也是实情,皇上也心知肚明,但是他就是想借这一场仗来在朝廷上树立自己的权威。
王大学士最是了解皇上的心里,因此上前说道:
“启禀皇上,老臣到有一个主意。”
“老卿家请讲。”皇上喜出望外。
“之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在皇上要驱除蛮夷也是为了保护我朝子民,于情于理,他们也应该出一份力。只需要在赋税上多收一些,也就够了。”
“卿家所言有礼。”底下的大臣们听了,都暗道不妥,今年的年景不好,虽然说不上饿孚遍野,但也是家家没有余粮,这时候再要加大赋税,恐怕会引起民乱。但是朝中多数大臣都是为王大学士马首是瞻,所以也没有人敢反对。就算有几个想反对的,看见刚才皇上的样子也不敢说话了。于是皇上就传旨将赋税增加两成,并下旨让自己的几个弟弟也筹集一些军饷。
圣旨一下,各州府尽管怨声载道,但还是不得不赶紧准备,上层的官员嘴皮子一动就行了,下层的官员却要直接面对底层穷苦的老百姓,天天派人上门催缴,害怕到时候凑不齐,头上的误杀不保。底层的老百姓就更是苦不堪言了,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且各级官员在收缴的过程中更是肆意侵吞,中饱私囊,哪里会管老百姓的死活。这也为几年后国家的动荡埋下了祸根。
福王属地的山东今年也不比往年,但是比起其他地方还是要好一些。但是一看皇上要来要军饷的旨意,福王也很是头疼,毕竟这里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粮仓,那里能有那么许多献给朝廷。于是找来李翊商量:
“子非你看这件事情怎么办?”李翊沉吟了一下。
“皇上是铁了心要打仗,一点不给皇上的面子上必然下不来。”
“可是我们这里也不是很宽裕,实在是很难办。都给了朝廷,万一这边有什么事情,又怎么办?”
“王爷,我倒有一个想法。”
“快说!”
“今年的年成不好,前面王爷已经下令开仓赈济,这时再向百姓征税当然不可取,但是城中富户受年成影响不大,手中不管是存粮还是余钱都有不少,可以从他们身上想想办法。”
“你的意思是向他们收税?”福王听了李翊的话还是不很了解,便又问道。李翊听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谁也不会那样心甘情愿地将钱拿出来,但是可以想办法让他们自愿拿出来。”
“那应该怎么做?”
“第一先派人将别的地方如何凑军饷的事情在城中宣扬,比如强行征收如何弄的人倾家荡产什么的,然后王爷再出一个告示,向城中的富户借钱,出借的愈多,王爷可以给一些奖励,比如免除来年的一些赋税、徭役什么的。”
“既然是借,就自然要还,我们可用什么还?”
“这里是王爷的根本,当然要取信于民。只是还得时间和方式可以有王爷定夺。而且等到年成好了,这些钱自然不在话下。”
“嗯,这倒是可行。”
“还有绝对不能按照皇上要求的数字给他军饷,一定要让皇上知道就是这些也是王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来的。”福王点头应道,当下就和李翊商量人手去办。
(https://www.zbzwx.cc/book/2339415/8382011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