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军工重器最新 > 第两百二十一章 全部采纳

第两百二十一章 全部采纳


  过了几分钟之后,有一些参与评审的专家陆续走进了会议室,并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坐下来。

  典型的对号入座。

  有一些专家认识杨帆,他们经常会和东海所打交道。没有看到潘劲夫,而是杨帆,他们往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恍然,知道由杨帆代表东海所参加这次专家评审。

  “杨帆同志你好。”

  “杨总助理,你来了呀。”

  他们这样热情的打着招呼,杨帆往往会起身,和他们握手,或是开心的聊上几句。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知道,杨帆的身份如假包换。没看见了吗,参与评审的很多专家同杨帆握手呢。

  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列席会议的人多了起来,那几排事先准备好的椅子慢慢的坐满了人,张晓东和罗六初也进来了,找了位置坐下来。

  会议室门外传来动静,只见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应该是两位副总设计师,以及他们研究所的中层骨干或资深级级设计人员。

  进来之后,苏海很热情,同评审的专家们一一握手,轮到杨帆这里的时候,他紧紧的握住杨帆的手,“杨总助理,一切还习惯吗,我们北方的天气可不比东海市,我们这里是非常冷的。”

  杨帆笑着道:“没事,一切倒也还习惯,房间里面的暖气很不错,非常的暖和舒服。”

  随便聊了两句,他又和其他的专家们一一握手,最后才在位置上坐下来,整个会议室内也渐渐的安静下来。

  苏海代表他们研究所致辞,欢迎大家前来参加这次评审之类的话,然后介绍857近防炮。

  这次的介绍可就详细多了,不但有大量的技术数据,也图文并茂,通过幻灯片投影,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拿着笔和笔记本,刷刷的记录着。

  杨帆呢,主要是听,只是偶尔记录一下。因为对这一款近防炮太熟悉,太了解了。

  它现在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不足,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和提高,杨帆同样也比较清楚。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结束会议之后,专家们分为了好几个小组,开始深入该武器研究所,审阅857近防炮的设计图纸,了解它的研制过程。

  和杨帆一起的军方的一名专家,大校军衔,四十几岁,话不多,但杨帆发现他的技术水平不错。

  图纸上有什么问题,他往往能看出来。当然,杨帆的水平也很不错,图纸上的问题一样难逃他的火眼金睛。

  两天的图纸评审,杨帆发现了几十个问题,幸好大的问题没有,都是一些小问题,通过整改和完善就可以。

  图纸评审之后,又举行了一次技术交流会,尤其是军方的人提出了一些作战方面的需求。

  两、三天的时间内,857近防炮评审专家组有一名年轻得过分的专家这件事也渐渐的传开了,不少人在私底下会议论几句。

  “啧啧,二十几岁的专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只是不知道水平怎么样?”

  “那还用说,肯定不怎么样。”

  马上,旁边就有反驳道:“谁说人家水平不行,杨专家很厉害的,水平极高,两天的设计图纸评审,光他一个人就发现了数十个问题。”

  顿时,很多人一惊。

  渐渐的,整个武器装备研究所不但知道来了一位年轻的专家,而且也知道这位专家的水平不一般。

  两、三天的时间之后就是评审总结大会,还是由苏海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明显就多了起来。

  该武器装备研究所很多资深,或骨干设计员列席会议,他们当然要听一听专家们的意见,听专家们怎么说。

  如专家们的评价怎么样,857近防炮有哪些问题,将来该怎么样进行改进和提高。

  在十几位专家之中,几乎有近半的人穿着军服,军方的专家最多。众专家的年纪也从四、五十岁到六、七十岁不等。

  年纪最大的那位专家,头发苍白,戴着老花眼镜,从脸上的皱纹和苍老程度看,应该已经超过七十岁。

  最年轻的专家估计都有四十几岁,除了杨帆。

  年纪轻轻的杨帆,在众专家之中十分的显眼,趁着会议没有开始,不少人会好奇的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骨干,或资深的设计员们,他们不但对杨帆好奇,心里也有一点不服气。凭什么我们搞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技术研发都成不了专家,你二十几岁就坐在专家席上。

  “看到没有,那最年轻的就是杨专家。”

  “他的水平真的很厉害吗?”

  “还真是期待,杨专家等一下会说一些什么。”

  “.......”

  会议室内嘈杂得很,但杨帆偶尔还是能听到一些关于自己的话语,不禁微微一笑,等一下将讲一些什么呢?

  关于这些,杨帆早就想好了。

  上午九点,评审总结大会开始了。

  依旧是由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主持会议,他发言之后,专家组的组长也讲了十几分钟。

  这次会议的重头戏当然是各专家们的发言,陆陆续续的,有好几位专家讲了他们的一些观点。

  如对这款857近防炮的看法,哪些方面还稍显不足,哪些方面可能还要进行改进等等。

  但提出的都是一些小问题,深层次的大问题暂时还没有。杨帆静静的听着,脑海之中也在组织语言,准备等一下发言。

  等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杨帆朗声的道:“我来说几句。”

  很快,有工作人员将话筒送到了杨帆这里,会议室内也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杨帆的身上。

  有一些人心中在想,杨专家准备发言了,他会讲一些什么呢?能讲到点子上吗?

  苏海认识杨帆,面带微笑的朝杨帆示意,估计他也想听一听专家组里面最年轻的这位专家会讲一些什么。

  杨帆拿起话筒,不慌不忙,没有半点的紧张,脸上看上去很平静,这让不少人有一点意外。

  这位年轻人,居然不紧张!

  这么淡定!

  紧张才怪呢!

  杨帆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只能算是小儿科,脸色平静,声音洪亮的道:“经过这几天的评审,我对857近防炮的了解也渐渐的深入,个人觉得它还有提高的空间,某一些地方可以进行改进。”

  大家都竖起耳朵,很多人甚至拿起笔,准备将杨帆所讲的记录下来。

  杨帆继续道:“首先,我发现857舰炮没有抛弹系统,射击后弹壳返回弹鼓,所以射击完毕需要装填弹药的时候,需要先退掉满弹鼓的弹壳,这很耗费时间。”

  “我建议设计抛弹系统,所以不用退掉弹鼓里面的弹壳,这样能大大的节省装填时间。”

  这一点,很快得到了军方好几人的大力支持。

  身为军人,他们太清楚时间的重要性,857近防炮弹鼓里面的弹药飞快的就可以射完,如果装填弹药要费好大劲,耗费很多的时间,敌人的导弹,或者是飞机过来了怎么办呢?

  苏海解释道:“当初没有考虑设计抛弹系统,主要是秉着节约的原则,弹壳回收利用。”

  杨帆一笑,提醒道:“苏总师,大不可不必要这样,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裕,工业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大,这么一点弹壳,还是浪费得起的。”

  浪费一点弹壳算什么,它和战场上宝贵的时间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很快,专家们几乎一直同意杨帆的建议,857近防炮设计抛弹系统。

  在历史上,后来的730型近防炮确实有抛弹系统,每次射击的时候,弹壳一下子就是一大堆被抛出来。

  除了这一点建议之外,杨帆又提了好几条建议,无一例外,全部得到了专家们的支持。

  因为太熟悉730型30毫米近防炮,杨帆所提出的这些,当然十分合理,被全部采纳很正常。

  其他人不知道啊。

  他们看到杨帆提了好几条十分不错的建议,一个个惊讶起来,原本安静的会议室也渐渐响起了嗡嗡声。

  “太厉害了,好厉害啊!”

  “杨专家是真有水平。”

  “我感觉,专家们提的这些建议之中,唯有杨帆提的价值最大。”

  “.......”

  这样的话语飘进杨帆的耳朵之中,一阵自豪,一阵开心,也感觉到倍有面子。张晓东和罗六初看了看面色平静的杨帆,心中想道,不愧是杨总助理,到哪里都有惊艳的表现。

  这些建议,全部写进了评审记录。

  这次评审会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无疑是杨帆。

  一些建议,一些观点,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包括苏海也是一样,觉得杨帆所提的东西往往到了点子上。

  857近防炮的第一次评审用时四天,终于结束,设计上的一些问题,包括专家们所提出的建议,他们会在未来进行努力整改。

  这些全部整改到位,在设计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制造出正式样机之后,可能还会进行第二次验收评审。

  ......

  今日继续三更,第一更送上!


  (https://www.zbzwx.cc/book/2640314/54146872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