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锦衣最新文章 >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像杨侃这样的人,其实说穿了,他的职业就是挑毛病。

  而且因为他御史的身份,某种程度而言,他挑的毛病,大家还得重视。

  不过这些年,御史式微,日子并不好过。

  可其实御史还有一项功能,那就是揣摩帝心。

  要知道,皇帝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会有想法。

  谁能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据此而上奏言事,若是简在帝心,那么未来平步青云也未必没有可能。

  尤其是倘若朝中出现了权臣,而这权臣已经受了皇帝的忌惮,自己若是趁机加一把火,那么便算是名利双收了。

  一方面是猜中了皇帝的心思,皇帝正好可以借此剪除异己,为了证明上奏之人的正确,自然要好好的重用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以小博大,直接将这权臣拉下马,也算是博了一个不畏强暴,刚正敢言,铮铮铁骨的形象,将来名垂青史,不在话下。

  现在许多人已经有了判断,这就让杨侃这样想要以小博大之人有些难受了。

  因为这事儿……确有几分把握。

  可是……大家也难保这可能是误判。

  成了就是平步青云,而误判的结果,却说不清。

  而因为此事许多人已开始传出谣言,却又让人根本没有更多时间去观察和揣摩。

  毕竟,若只是杨侃一人得知这件事,或许还有充裕的时间去判断。

  可若是许多人都知道,谁能保证,在自己判断的过程中,有人先下手了呢?

  这等事,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第一个上书的,必定是天大的功劳,而后头的,可能就只是喝一口汤罢了。

  杨侃等不起。

  于是,他与人喝了酒,与这国子监的司业心照不宣的酒过正酣之后,等送别了这司业,才转过身,方才还醉醺醺,目光迷离的样子,此时却好像一下子精神了,目光清明!

  这位国子监司业虽没有提及这件事,但是神态和表情颇有暧昧,这明显也是跃跃欲试了。

  因而……杨侃终究是按耐不住了。

  他想搏一搏。

  当日,便修了一封弹劾的奏疏。

  痛陈张静一十大罪。

  这奏疏写毕,杨侃的手已开始颤抖了。

  也不知接下来如何。

  次日,送通政司。

  奏疏出现在内阁,顿时让内阁诸公们一时无措。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魏忠贤带来了陛下的口谕,让内阁修一份给张静一封亲王的旨意。

  这一下子……倒是撞在一起了。

  黄立极拿着这份弹劾奏疏,面上带着似是而非的样子。

  他老了。

  已是老眼昏花,身子早就大不如前了。

  回顾自己的这一生,位列首辅,在这平衡木上玩了十几年,哪一日不是如履薄冰?不是害怕得罪皇帝,就是害怕得罪百官。

  皇帝觉得他是百官之首,不愿和他交心。

  百官激进,不是对他口诛笔伐,就是道德批判。

  也亏得他脸皮足够的厚,这才熬了下来。

  此时的黄立极,其实已开始萌生退意了。

  因而……憋屈了半辈子,此时他终于有一种想掀了桌子,而后霸气的大骂一句:老子不干了!

  若是以往,看到这么一份奏疏,黄立极一定会觉得头痛,又要开始琢磨着,怎么的息事宁人,大抵他的角色,永远是那个在大型开片现场,那个歇斯底里的大吼着:“别打了,你们别打啦。”这样的人。

  可现在,他怒了。

  黄立极的心情很不美丽。

  老夫都要致仕了,尔等居然还在此闹腾?

  好嘛,要闹,那就闹好了。

  不过他面上依旧是风轻云淡的样子,却是先让人寻来了孙承宗和刘鸿训。

  弹劾的奏疏,孙承宗和刘鸿训是知道的,不过封亲王的事,暂时也只有黄立极知晓。

  此时,黄立极道:“二公,杨侃的弹劾奏疏,你们怎么看?”

  “此子当诛。”孙承宗绷着脸,冷声道,态度很坚决。

  刘鸿训却是淡淡地道:“确实大不应该。”

  黄立极便道:“这样说来,你我三人,便算是一致了,那么该如何处置?”

  “立即申饬一番,如何?”刘鸿训道。

  孙承宗冷哼了一声道:“构陷忠良,这是大逆,申饬了又有何用?”

  黄立极则是微笑着道:“就怕想要附和此人的人大有人在啊。我看……这事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暂时将此奏,先压一压吧。”

  “压一压?”孙承宗大惑不解,一时猜不透黄立极的心思,挑眉道:“若是压着,势必引发海内猜忌,舆情……怕要沸腾。”

  黄立极继续微笑道:“老夫已老眼昏花了,时至今日,已是垂垂老矣,已一脚踏在了棺材板上了,舆情沸腾也好,海内猜忌也罢,就算不压,立即做出反应,该不服气的,也依旧还是不服气,该想要闹事的人,迟早还是要闹事。今日有人上书试探,就算是申饬了回去,明日呢?后日呢?孙公……”

  说到这里,黄立极看向孙承宗,神情认真地道:“老夫打算岁末之前,上奏告老,到时……就是你来为这天下掌舵了,老夫已是上奏,希望你来接替首辅之位。老夫既要走了,就给你铲除一些麻烦吧,也算全了你我多年的同僚之谊。按老夫说的,这奏疏……暂不理会。”

  孙承宗和刘鸿训对视一眼,此时孙承宗来不及向黄立极称谢,因为他很清楚,要搞大事了。

  刘鸿训忍不住皱起眉,说实话,他并不太愿意掺和其中,或者说,他认为黄立极这样干,是不对的,因为这事儿若是不迅速反应,势必会引发不少钻营之人借此造势,到了那个时候,局面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

  都说当家不闹事,可现在这黄公是打算把事直接闹大啊。

  可现在内阁首辅,和未来的内阁首辅一旦达成了一致,他这内阁大学士,唯一能做的,就是冷眼旁观,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导致未来他在内阁之中难以立足。

  于是他最后只好苦笑一声,再也不言了。

  当日,黄立极便往西苑面圣。

  紧接着,消息开始流传了出来。

  御史杨侃,弹劾张静一十大罪,就差直接告诉天下人,当今祸乱天下者,乃张氏。

  这消息一出,有人哗然,也有人冷眼旁观,有人义愤填膺。

  当然……也有不少人……继续观察风向。

  朝廷居然没有过激的反应,内阁也好像是死了一般,莫非……内阁那边,也得到了宫中的授意?

  宫中为何没有反应?

  若是以往,一定会狠狠申饬的,可这一次……

  波云诡谲啊!

  不少人……开始来了兴致,他们敏锐的察觉到……可能机会来了。

  次日,又有六部院及各寺十七名大臣上书响应。

  第三日……越来越多人开始上书弹劾。

  于是杨侃在转眼之间,成了敢于仗义执言的风云人物。

  区区一个御史,引发了天下瞩目。

  墙倒众人推,连续数日没有反应,这一下子,令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倒张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

  而东林军校之内,已是群情汹汹,突然要倒张,令他们一时间措手不及。

  不少军官和学员,义愤填膺,也就军规似铁,才勉强令他们没有什么过激的举措。

  等到了月末。

  京师六部九卿,至南京六部,上书言罪者,竟已达到了三百二十七人。

  自然……物极必反。

  这三百二十七人……人人都言张静一可杀。

  可另一方面,却也有大量的大臣开始行动起来。

  张静一就算再如何不济,那也是大明的岳武穆,现在弹劾张静一罪责的奏疏越来越多,就仿佛张静一十恶不赦一般,这显然引发了许多人的反感。

  于是,又有许多奏疏,开始俱言张静一的功绩。

  就在这水火不容的时候。

  岁末的廷议终于开始了。

  杨侃显得很兴奋,他一大清早,便穿戴了朝服,而后兴匆匆的入宫。

  这些日子,他确实风光无比,而且他隐隐有感觉,自己应该赌对了,陛下和内阁放任人弹劾张静一,宫中一定是对张静一出现了嫌隙,君臣相疑,这张静一是死定了。

  而他敢为天下先,赌对了陛下的心思,又得到了士林不少人的支持和拥护,如今万众瞩目,将来入阁拜相,只是迟早的事。

  到了午门之外,果然他一到,便有许多人热络地上前来和他打招呼。

  作为如今炙手可热的新贵,当然不缺人给他抬轿子。

  杨侃则只是面上带着微笑,一副很拘谨的样子,若有人想说点什么,他便义正言辞:“我与张都督,非亲非故,也绝没有任何的仇怨,此番上奏,不过是义愤而已。”

  又或说几句:“士大夫心忧国家,纵死无怨。”

  随后,午门大开,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之下,杨侃挺直腰杆,徐徐进入午门。

  百官至大殿。

  可在这里,却早有人在此等候了。

  正是魏忠贤。

  而在这大殿的内外,却是布置了无数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缇骑。

  一个个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浑身带着杀气腾腾的气势。

  …………

  这两天会把几章大结局的章节一口气送上,另外推荐一本书:大时代从1983开始,是咱们历史类作者晨风天堂的书,可看。


  (https://www.zbzwx.cc/book/2744473/69398418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