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9章:司马懿与孙仲谋
第2529章:司马懿与孙仲谋
司马懿在逃出洛阳后就投靠了李唐,因为唯有在李世民的身上,才能让他看到些许报仇的希望,结果第一次关中大战却以李唐的惨败而收场。
为了保住剩余的关中之地,李世民不得不向自去王位、割地赔款、并且还大秦称臣纳贡。
秦唐所签订了《洛阳条约》,其中之一就是交出司马家的叛徒,也就是司马懿。
得知了条款的内容后,司马懿整个人都绝望了,显然不认为李世民会保他,毕竟当时的李唐并不缺人才,他对于李唐的作用远没有那么大。
可之后的所发生的事却再次超出司马懿的预料之外。
李世民表面上虽答应了大秦的交人要求,可暗地里却阳奉阴违,偷偷布局放任,并保护司马懿逃出了关中。
司马懿深知李世民此举的风险有多大,极有可能惹恼大秦,从而撕毁刚刚签订的和平条约。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也还是了放走了他,这才是让司马懿最感动的地方。
李世民冒着和大秦翻脸的风险放走司马懿呢?原因有三:
一是司马懿自身的能力确实非凡,留他在暗处活动的话,必定能够大秦造成一定的麻烦;
二是作为洛阳政变的策划者,司马懿除了反秦这一条路之外,早已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时和谈已成定局,两国都不想在继续打下去,所以一个司马懿根本不可能改变大势。
正是因为这三点,李世民才愿意为司马懿赌上一把,而结果也显而易见,大秦并未因为一个司马懿就撕毁条约。
在司马懿无家可归时,是李世民收留了司马懿。
在司马懿最绝望之际,也是李世民扛住大秦的威胁,偷偷放走了司马懿。
对于司马懿,李世民真的算是仁至义尽了,可是司马懿又是怎么回报李世民的呢?
他把李世民给坑惨了。
第二次关中大战,李唐败的这么惨,这么快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内部人心不齐而导致的。
而造成李唐内部人心不齐的罪魁祸首,就是以雨化田、李斯为首的众人在暗处活动,帮助大秦分化瓦解李唐的抵抗之心。
没有雨化田分化瓦加李唐内部,又岂会有那么多人倒向大秦?
可雨化田是谁带到李唐的?
司马懿。
雨化田在洛阳政变中救了司马懿一命,而李世民也是因为司马懿的缘故,才会对雨化田如此的信任。
所以,长安沦陷,李世民战死,主要责任虽不在司马懿身上,但他也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安沦陷后,得知雨化田竟是大秦的人,这让司马懿愤怒的同时又后怕不已。
毕竟他可从未怀疑过雨化田,而对方若是想杀他的话,可是有着很多次机会。
对于被自己把坑了的恩人李世民,司马懿心中也是万分亏欠,但逝者已逝,他能做的也只有坚定自己的反秦决定,这也是他唯一不辜负李世民对他的期望的方式。
在不良人的保护下,司马懿逃出关中后,最终选择了投靠楚王刘秀。
原因无他,刘秀是目前所有诸侯中,反秦意志最为坚定的那个,并且还没有被秦国给打垮。
但凡彻底得罪了大秦的诸侯,都会遭到大秦的雷霆报复。
李世民得罪了大秦,趁着秦军主力征战河北,悍然发动了司州大战。
李世民这一下无疑打疼了大秦,所以等大秦反应过来之后,一战就把李唐给打垮了,最终李唐惨遭三国瓜分而被灭国。
刘季也得罪了大秦,结果北伐大军近乎全灭,自己也身受重伤,而后被刘裕虽取代,连妻子儿子都成了别人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大秦对于反秦势力,一向都是能灭就灭,不能灭则持续不断的打压,而这样的态度无疑极大震慑了各路诸侯。
这也是为何如今天下局势,都已经逐渐趋于明朗,却还是有不少势力,不敢彻底反秦的主要原因。
一是没有做好和大秦彻底翻脸的准备;
二则是害怕翻脸后遭到大秦的报复。
有李世民和刘季的先例在前,其余诸侯就算有心反秦,可一想到李刘两人的凄惨下山,心中自然不免会感到敬畏和害怕,结果就是一拖再拖,直到现在也不敢和大秦彻底翻脸。
可在那么多反秦势力之后,却有一国极为特殊,那就是楚国。
楚国从头到尾都是反秦势力,早在刘表时期就和大秦结仇,之后的刘秀也是一反到底,从不放过任何针对大秦的机会。
大秦也将刘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针对刘秀和楚国的打压更是从来都没断过。
可结果呢?从最初的南郡一郡,到荆南四郡,再到交州七郡,雄踞荆楚。
大秦越打压,刘秀反而越强了。
楚国成了天下所有势力之中,唯一一个在大秦的打压下,不断没有衰败,反而还成长起来的势力。
虽说楚国能够存续至今,这主要归功于大秦先被后南的方针。
大秦也从未集中力量来对付楚国,只有荆北一地在对付楚国,这才给了楚国喘息发展的机会。
可先后镇守荆州的秦琼、岳飞、薛礼三将,也都是闻名于天下的名将。
在这三大名将的打压下,刘秀还能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守住江陵,足可见其能力和运势,以及楚国的强大和韧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才选择了刘秀。
在他看来,除了已经陨落的李世民之外,也只剩下刘秀能和嬴昊对抗了。
至于蜀国的刘裕,虽说在内斗中取得了最后胜利,接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可内部毕竟留有隐患,依旧有很多人面服心不服。
所以,在司马懿的心中,靠政变夺权的刘裕,自然比不上刘秀这种靠自己逐步发展起来的君王。
既然决定投靠刘秀,司马懿也要为楚国的未来谋划。
楚国东面是死敌吴国,北面是宿敌秦国,西面是盟友蜀国,南方则是未经开发的暹罗蛮荒地区。
除了形同鸡肋的暹罗之外,楚国唯一可以扩张的方向,只有吞并东面的吴国。
司马懿思前想后发现楚国吞并吴国的障碍有三:
一,吴楚两国实力相当。
楚国就算比吴国强,也强不了太多,根本做不到在短期内吞并吴国。
二,吴国的猛将虽不多,却拥有百战百胜的名帅孙武。
楚国包括刘秀在内的所有将领,基本都败在了孙武之手。
楚国根本就没有能够击败,甚至是匹敌孙武的名将,只要孙武这个威胁不解决,楚军连吴军都无法击败,就更别说是吞并吴国。
三,秦吴两国乃是盟友,秦国对楚国忌惮太重,绝不会坐视楚国吞并吴国。
楚国一旦对吴国发起灭国之战,就必要在短期内取胜,否则的话就会让秦国渔翁得利。
楚国的这三大难题,无论哪一个都不好解决,就更别说是三个一起了。
司马懿思考了许久,也只想到了和大秦对付李唐同样策略,那就是从内部分化瓦解吴国,这也是楚国唯一能够战胜吴国的方式。
不过楚国对吴国实施分化瓦解的难度,肯定要比秦国对唐国实施的难度大得多。
大秦能够成功从内部分化瓦解李唐,是因为大秦比李唐强太多了,李唐几乎没有获胜的希望,内部才会如此的不团结。
但楚吴不一样,两国国力相差不大,吴国内部又极为团结,楚国想从内部分化瓦解吴国,几乎就是件不可能的事。
司马懿一开始也觉得不可能,可在他归顺楚国,并对吴国的情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才发现吴国并非无懈可击,而唯一的破绽是继承人的问题。
在司马懿看来,吴国的继承人问题,是最不应该存在的,可是它偏偏就是存在,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吴王孙坚年迈体衰,长子孙策的统兵之能虽强,可在政绩方面只能说是一般。
至于二公子孙权,统兵之能平庸,打仗更是屡战屡败,可政务能力却是极强。
孙权担任豫章太守期间,豫章大治,从江东最穷的一郡,一跃成为仅次于丹阳,吴国第二富裕的一郡。
除此之外,孙权更是直接指出了豫章郡在区域划分方面的不合理,并将其分割成了:豫章、彭泽郡、鄱阳三个郡。
自此,豫章郡一分为三。
分割之后的豫章三郡,发展速度不但没有变慢,反而因行政细化,以及资源整合,发展速度比之前更快了;
正是因为有着治理豫章的杰出政绩,孙权才敢和大哥孙策竞争,觊觎本不该属于他的吴王之位的,却没想一场大败将他直接打回起点。
倭寇入侵东南沿海,孙权惨败,再加上主力都在和楚军对峙,吴国国内兵力空虚,继而引发了连锁发应,造成国内山越齐齐反叛,差点把整个吴国都给掀翻了。
虽说倭寇和山越的问题,后来都被孙策和孙武先后解决了,并且还给吴国增添了大量的人口,算是坏事变好事。
可这件事终究是孙权惹出来的,仅凭这一点,他就失去了和孙策竞争的资格。
孙坚自然也知道这点,于是他将孙权调离了豫章,前往会稽郡担任太守。
会稽郡就是后世的浙江福建两省,同样也是吴国面积最大的一个郡,但因地广人稀,而且山地众多,所以并不算富裕。
豫章大治之后,江东倒数第二的会稽郡,自然也就掉落到了倒数第一。
孙坚将孙权从豫章调去会稽,就是为了彻底断了孙权的念想,却没想到再次因司马懿而弄巧成拙了。
好不容易发现了吴国的破绽,司马懿自然要深挖下去,于是他主动向刘秀请命,化名为钟达,潜伏到了孙权的身边,开启了从内部分化瓦解吴国的计划。
司马懿之所以会选择从孙权入手,除了孙权是唯一能威胁到孙策的人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孙权的政治观念。
豫章郡经历了无数太守,可为何独独孙权一治理,豫章就迎来了大治呢?
司马懿发现,除了孙权自身的能力之外,另一大原因就是世家的支持。
孙坚和孙策对于江东世家态度,从来都是利用和压制,而且用完就扔,对世家苛刻至极。
当然,这也是大势所趋,毕竟天下各路诸侯,除了李唐之外,就没有一家不打压世家,而明国境内更是都已经世家的存在了。
谁让世家掌握了那么多的资源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https://www.zbzwx.cc/book/3079720/71988845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