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讲课出现僵局,林澈求赐死
第221章 讲课出现僵局,林澈求赐死
话落。
屋内鸦雀无声。
不光众位皇子们听了震撼不已,连马皇后也是大惊失色。
朱元璋的真实想法,看似冠冕堂皇。
拿出去能骗朝臣,能骗天下百姓,却骗不了与他相濡以沫的发妻。
林澈今天直言不讳,直接点出了朱元璋隐藏的秘密。
其实,在老朱宣布这件事时,马皇后就看的真真的。
只是看着没挑明罢了。
之后,老朱为了顺利迁都凤阳,竟然煽动淮西集团的勋贵们,在朝堂上大肆造势,最后逼迫所有朝臣被迫接受这个现实。
没想到,今天林澈直接揭开了朱元璋这个自负皇帝的老底。
“我本以为,前天拿宋太祖来举例给予警示,可以让陛下幡然醒悟,结果没想到…”
朱标和朱樉面带苦涩,互相张望着彼此,他们太清楚林澈的目的了,可是心里挣扎了很久,却不知道站出来说什么。
“你也是看过历史的,秦始皇修建长城,隋炀帝大修运河,是怎么丢掉江山社稷的?”
“无妨!”
就连想上前来救场的马皇后也被林澈噎的无话可说。
今天第一天上课,就弄这一出。
“凤阳也不在是你的家乡,而只是凤阳府而已。”
“把建造凤阳中都的事情停下来,可以节省多少钱?”
“你能睡得踏实吗?”
“为打造中都凤阳,你可是一改一贯的节俭风格。”
“这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么?”
“陛下请回吧。”
“看来我还是高估了陛下。”
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静。
然而林澈这时却抢先一步,再次发声:
而所说的内容,也不比在诏狱里说的严重。
不仅是爱惜人才,人家林澈不是无缘无故的冲撞皇上,而是有理有据的跟你讲道理。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刚想再解释。
“更高估了我自己…”
“这些人在宫殿的一些关键部位,做点小动作,在地下埋点泥人、刀剑、纸人什么的,给里面居住者带来厄运。”
他眉宇间溢满了担忧,两只大手用力攥在一起,咔咔作响。
“想要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这本无可厚非,真正的问题是陛下你的身份!”
林澈接着道:
“陛下当初建都应天府,要求各方面都要大行其简,但求坚固。”
沉默良久。
“以后的课也没必要再讲了。”
“这哪里是修城啊!”
“从你荣登大宝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家了,因为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家!”
面对林澈的字字珠玑,朱元璋坐在那里瞠目结舌,屁股像被刺了一样的难受。
这屋内大多数人的眼神中都充满着疑惑。
“敢问陛下,大明国库里还有多少钱,能撑得住这么折腾吗?”
林澈在讲课中不但直接撕毁了老朱的伪装,还劈头盖脸,没给他留一点面子。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你就没有了回头路。”
“大明从立朝开始,就天天为钱发愁,这样做能有钱吗?”
“还命令墙体必须先用汉白玉石须弥座或条石做基础,上面在叠彻大城砖块,而筑城则用石灰、桐油加糯米做浆,关键地方甚至用生铁溶灌。”
“可是到了中都凤阳,你反其道而行之,以奢华为目的…”
“咱当时就是脑子一时发热,就做了这等糊涂事…”
“这些犯忌讳的事,刘伯温、李善长没有警告过你?”
这讲课讲的好好的,突然要求朱元璋给他赐死罪,他活着真累,除了朱家三父子,其他人都蒙了。
林澈说到这,有些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咕噜了一口,才道:
马皇后深深吸了口气,现在她觉得除了以退为进之外,她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了。
“陛下无需解释!”
“作为皇帝,你必须要以国家为先。”
“陛下,这些你可曾查过?”
“陛下,该如何处理?”
气氛在这一瞬间,降至冰点。
“不用再说了!”
在诏狱老朱都忍了,想必现在老朱还是会忍下的。
马皇后坐不住了。
此言一出,寂静无声。
可是朱标、朱樉却知道,林澈的目的就是巴不得赐死,所以才会这样肆无忌惮的说出老朱的痛点。
话说到这个份上。
朱元璋真的感到头皮一阵发麻,后脊梁冷汗直冒。
“宫殿雕刻的图案精美绝伦。”
“那些百万民夫、工匠、和囚犯,在修建中都之际,中间给你来点幺蛾子…”
想到这。
“你可是大明的皇帝!”
“你可真行!”
“咱只想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div class="contentadv"> 不等他说完,林澈便抬手打断他:
林澈说到这,忍不住拍手赞道:
“还有,你建造的宫殿。”
朱元璋懊恼的抓了抓头皮,脸上掩饰不住的慌张:
“可是,咱真的是没有炫耀的意思!”
“陛下你舍弃大家,营造小家…”
“不仅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购取天下名材,还遣使安南等附属国,征求大原木。”
“陛下咋不说话啦?”
“话说的再多,也是空谈。”
“先生忧国忧民大义凛然!”
还有,他们也知道,即便是这样父皇也不会杀了林澈。
“你的这番骚操作,让各级官员,从上到下,中饱私囊,贪污了多少钱财。”
望着一脸愕然的朱元璋,林澈感叹一声:
“为建造中都凤阳,陛下耗费钱银无数,征用徭役百万之众,你就不觉得心慌吗?”
“要求,所有木结构建筑穷奢极欲,所有的画秀彩绘鲜艳夺目,所有的石构华丽奇巧。”
坐不住,真的坐不住了!
“举全国之力,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百万人之多,这难道也是以工代赈?”
“你算过没有!”
“实在不行,陛下你还是赐我一死如何?”
“你所做的事代表着大明朝国家利益。”
“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述!”
“言尽于此。”
“活着真累!何苦呢?”
朱棣三位皇子知道,敢在父皇面前如此放肆的,注定是难逃一死。
“先生!”
“本宫叹服!”
“既然先生没有了讲课的兴致,那今日我们便先回去。”
“改日再来叨扰!”
(https://www.zbzwx.cc/book/3091819/11571787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