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二百四十章 陵邑制度镇豪强
刘敬宣点了点头:“所以,你其实是用你说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来让天下各地的百姓愿意从军习武,主动地学习武艺,锻炼身体,这样全村全乡里,那些回去后的退伍老兵,就会非常吃香,大家会争着拜师学艺,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各种军事技能,是吧。”
刘裕平静地说道:“是的,而且不止是个拜师的关系,我是想让分散到天下各地的这些退伍老兵们,都能担任本地乡村的军训吏。天下不是所有人都想到大城市居住,咱们汉人安土重迁,如果在故乡能分到足够多的田地,能当上老家的官吏,那肯定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回乡任职的,毕竟,京城附近也没这么多田地,没这么多吏职给他们。最后,一定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回到了家乡,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呢。”
刘敬宣舔了舔嘴唇,说道:“这还是让老兵回乡,担任吏员的这个想法啊,可是之前你就这样搞过,不是失败了吗?”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之前的失败,在于我们的想法简单了点,没做到人尽其职,老兵兄弟们往往不通文墨,大字不认几个,并不具备治理地方的能力和素质,让他们直接当村长,或者是乡里正,是难为他们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本地的豪强不满被这些老兵们夺了吏职,权力,那必然会全力反扑,以各种明里暗里的手段,让老兵兄弟们混不下去,对上完不成朝廷的任务,对下也无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然就无法立足。”
刘敬宣恨恨地说道:“这帮子杀千刀的东西,就应该全部把他们弄死!”
刘裕叹了口气:“阿寿,打打杀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把当地的豪强都给杀了,难道我们的老兵兄弟们就能管好当地吗?没了当地有影响力的大族,士人们帮忙,只怕不用两年,这些地方都会起来造反了呢。我们讨论问题一定是要从解决问题出发,而不是意气用事。”
刘敬宣叹了口气:“所以,只有老兵兄弟们在军中学了文化,学会治理的本事,才能回乡当好这些吏员吗?这就是我们要在军中搞培训的原因吧。”
刘裕正色道:“在军中学的这些,到了地方,乡村里未必能用得上,就好比你说的管理,军中大家是一起操练,一起住宿,全都是一个营帐之中,相对来说管理要简单地多,因为每天能直接看到人,可是回了乡,回了村,甚至是到县中为官,那就要跟十里八乡的百姓去打交道,要每天了解各地的情况,可能走上数十里也未必能找到自己想找的人,到了要交税的时节,还要带着手下去挨家挨户地收税,如果有逃税不至的人,如何去找到,如何去解决?若是出了灾荒,需要赈济,那如何去管理,如何去发粮?这些事情,不是简单地在军营之中,学了一些识文断字,就能做好的,如果说识字就会管理,那那么多可以吟诗作赋的世家子弟,外放为官吏时,为何基本的事都做不好呢?”
刘敬宣喃喃道:“所以,只有熟悉当地情况的那些本地豪强,大族,才是最合适当本地吏员的?”
刘裕勾了勾嘴角,说道:“是的,但这些人只想利用吏职,给自己家谋取好处,所以对他们,我们是需要合作,但也不能完全受制于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权力分散,把平时的治理乡村之权,与军训捕盗之权分开,治乡理事之权,让豪强之家靠民爵来担任,而军训百姓,平时维持治安,则由退伍老兵来充当,这也是一种在乡村级别上的文武分治!”
刘敬宣正色道:“这么说来,你要的这个文武分治,其实就是让本地豪强大族来管理行政,顺便也能控制本地民众,而维持治安,提供军训,选拔从军人选的事情,就交给退伍还乡的老兵,是这样的吗?那若是这个立功还乡的老兵,也是当地豪强大族的子弟,比如象沈家兄弟这样的,那不是让这样的豪强,在本地的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尾大不掉了吗?”
刘裕沉声道:“是的,要是本就是豪强大族出了子侄从军,又立了新功,回乡后按规定就可以把这乡中武官之职给拿在手中,确实会出现你说的事,但我也有个好办法,可以破解这种豪强大族在地方上势力越来越大的趋势,那就是西汉时的陵邑制度。”
刘敬宣的双眼一亮:“陵邑制度?你是说西汉那种为皇帝设立帝陵,然后强行把关东豪强给迁到帝陵附近的新城邑居住,以削弱豪强的做法吗?”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是的,按照爵位代降,吏员必须要军功爵的这个规定,其实陵邑制度并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西汉时就有这个规定,就是为了抑制尾大不掉,可以积累爵位,财富,土地的地方豪强而设立的,是一种对地方上渐渐壮大,难以控制的豪强地主们,强行迁离,以阻止他们控制基层的办法。为先帝守陵,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因为这些陵邑建在关中,也便于对新迁过来的这些豪强加以监视和控制,而从关东之地迁到关中,天子脚下,也让关东豪强有机会成为六郡良家子,成为汉朝统治集团的自己人,有助于减缓其怨气。”
刘敬宣笑道:“听起来是很不错,不过,西汉后来从汉元帝开始,听了儒生们的话,认为这种强行逼迫豪强地主们迁移,守陵,让其离开祖先的故乡,不去守护祖宗的坟墓,是大不孝,也不仁义之举,汉元帝开始,就把陵邑制度给废除了,以后历朝历代,也没有重新实行过。”
刘裕冷冷地说道:“所以汉元帝的父皇在他还是太子时就断言,灭大汉者,必此子也,只是耳根子软,想着那些仁义道德之事,却看不清这种陵邑制度是当时抑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惟一办法,而汉朝时要当官,很大程度是要靠外戚,靠皇后,贵妃娘家的势力,很快,王太后和她的好侄子王莽,就要了汉朝的命!”(本章完)
(https://www.zbzwx.cc/book/3101336/80695490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