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全文阅读 > 第192章 羌乱根源

第192章 羌乱根源


第192章  羌乱根源

        东汉这天下,起于东南,亡于西北。

        光武中兴,兴于幽艮,衰于雍凉。

        中平二年,三月。

        边章、韩遂等以诛宦官为名,率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造成这一切的背后时代底色,是关东士族集团对西北地区的长期蔑视与践踏。

        羌族作乱,是朝廷多年对关西政策的错误经年累计造成的。

        经略河西走廊、打通西域、羌人内附、斩掉匈奴臂膀,这是一个大的战略计划,其主要目的还是加强汉政府对草原的控制。

        羌族和匈奴、鲜卑不同,到了东汉晚期,他的游牧性质已经大减,民族特性已经变成了半农半牧,大多数的羌人部落掌握了耕作技术,开始了半耕半牧的定居生活。

        王莽祸害中原时,趁着边境无人管,已经有大量的羌人开始大规模地迁到西北边境诸郡了。

        针对羌族,其实早就制定好原有的策略:

        第一,你不能歧视人家,你得开放包容的让人融入进来。

        第二,儒家文化必须渗透进去,换句话说,你要从生活,习惯,习俗等等诸多方面渗透羌族。

        可是,朝廷完美地避开了这两个正确选择。

        班超死了,接替班超的是邓皇后父亲邓训的门下弟子任尚。

        没几年,这位纸上谈兵的大言不惭者推倒了羌乱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西域乱了。

        变成了顺民被剥夺武装安插到各郡的羌人们成为了当地的底层公民。

        他们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有尊严的和汉人死磕到底。

        他们拿汉人(班超那样的)当兄弟,可汉人(后来的关东士族)拿他们当牛马!

        种最烂的地,干最苦的徭役,承担着几乎所有的兵役。

        无论是汉官还是豪强,全都没有拿羌人当人看。

        羌人,过着比以前还要水深火热的生活。

        从战略上说,隃麋国相曹凤上书的建设西海郡是正确的,的的确确这块地区一定要占领。

        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当中,变了味道。

        这次重建西海郡成为了压在内附羌人们身上的大山,这些建设的徭役和屯兵的指标,大部分落在了各地羌人头上。

        无论是凉州长官们还是凉州豪族们,因为羌奴的存在那些年过的都非常悠哉。

        这是羌乱的第二块多米诺骨牌。

        推倒羌乱的第三块多米诺骨牌就是朝廷对羌人的血腥镇压,西域乱象越来越严重,本着就近原则,援兵和给养要从凉州出。

        羌人不愿意做炮灰,拿起武器就反抗。

        消息传来,西域诸郡一如既往的粗暴对待,各郡派郡兵阻拦羌兵,更有甚者将羌人的家园烧为灰烬,将羌人的妻女残暴侮辱。

        血海深仇!

        就这样,羌人成了大汉朝廷的心腹大患,这仗没完没了地打着。

        打仗,就是消耗,拼的是国库、拼的是底蕴。若真想平叛,其实也没那么难,可这就涉及到关东与关西两派的权力之争。

        自古以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关东士族集团为了防范关西豪族,在凉州乃至整个关西地区的官员任职指派上面犯下了巨大的防范性失误。

        因为西北豪族尚武,所以关东派一直对这个群体异常防范。

        (烈士武臣,多出凉州,西北豪勇,实过诸州。)

        整个关西推荐上来的茂才和孝廉因此基本上都没有回到西部任职,而是大量的被调到了东北去做边官抵御鲜卑,或者去关东找个地儿安排了,而在关西当官的全是关东士族。

        但关东士族们分配时,却可以南阳的人放到颍川,颍川的关系户放在汝南。

        举个例子,南阳阴氏。

        娶妻当娶阴丽华!

        阴氏出了两位皇后,在东汉是名门望族,也是个著名的外戚家族。

        南阳阴氏有一人名为阴修,他担任颍川太守时期任用了众多颍川名士,如张仲、钟繇、荀彧、荀攸、郭图等人,这些人也都愿意响应阴修的任命,而不是采取装病这种策略。

        <div  class="contentadv">        而阴瑜迎娶了荀爽之女。

        这里面猫腻,不可言。

        最终结果就是,在东汉的帝国官场演化上,关东由于官员数量和州郡密集的优势与垄断,渐渐演化成了士族集团,关西仍然是各地孤岛的豪族社会。

        这用在防范西北“金气悍猛”上确实是制度上的妙招,但在羌人内附的大背景下,其实变成了一味制度毒药。

        隗嚣在陇西时,跟上百个羌人关系处的非常棒;扶风马氏马援在初期扫平叛乱后入驻陇西六年,当地歌舞升平。

        但只要换了关东的官员主政凉州,凉州的大小叛乱就层出不穷。

        很多民族性的问题,非本地人往往是无法体察到其中的病症关节;非本地人也更是根本不会在乎你当地人的生态和长久利益的。

        实际上连绵不绝的羌乱,根源在于在防范西北豪族做大的前提上,大量的外地人主政西北官场导致了整个关西地区终东汉一朝也并没有打造出“正循环”的长官与地方互惠模式。

        羌人在这个局面下,最终变成了高层博弈下的惨痛买单者。

        凉州,不能丢!

        失凉州则三辅为边,三辅内入则弘农为边,弘农内入则洛阳为边。

        大汉的祖陵都在三辅,刘宏再昏庸,也不可能让列祖列宗戍边去。

        可这次凉州之乱,不是简单的黄巾,而是凶悍的当地人。

        正如谏议大夫刘陶所言:“窃见天下前遇张角之乱,后遭边章之寇,每问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忍,四体惊悚。今西羌逆类,私署将帅,皆多段颎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变诈万端.”

        他们熟习战争,山川形势了如指掌,变诈多端。

        这不是流民,而是军队!

        凉州豪强带着军队,以羌人为先锋,反了!

        皇帝也知道,可是黄巾刚平下去没多久,国库空虚,朝廷根本没法平叛,只能去问皇弟刘寒。

        可是皇弟人现在关东平黄巾,没法抽身。

        无奈,皇帝听从大将军和袁隗建议,复用董卓。

        这是关东士族的妥协,董卓虽是关西人,但他也是袁氏门生故吏,何进也能掌控他。

        复用董卓,皆大欢喜。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更好的人选——段颎。

        但是,没人愿意把他喊出来。

        因为段颎好不容易被排挤出中央,若他再回来,必然会成为凉州士族、豪强的代言人,不管这些士族豪强愿不愿意,只有这一个选择。

        那么,将会变成什么局面呢?

        地方,刘寒掌控幽、并、凉三州;中央,这位将来必然是辅政大臣。

        依照这位的强势,士族能好的了?

        你看看并州,再看看幽州,哪一个士族不是跟狗一样活着?

        剩下的要么跑了,要么不想活了,成为这位刀下的一个数字。

        刘寒虽然忙,但也给皇帝举荐了一个谁都不想举荐的人——皇甫嵩。

        士族中也有人想举荐皇甫嵩,但是这位名声实在是臭了,不敢沾惹,倘若皇甫嵩败了,那自己这个举荐的人家族估计也完了。

        刘寒举荐皇甫嵩的理由很简单:你皇甫嵩整日喊冤,说朝那皇甫氏忠于大汉、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现在羌人反了,凉州乱了,你去替我平叛吧。

        皇甫嵩知道这是河间王的阳谋,但硬着头皮也得上,不然皇甫氏一族的名声,永远都洗不掉了!


  (https://www.zbzwx.cc/book/3127204/11578991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