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泰山
第54章 泰山
【泰山会制服嘴硬的人#
突然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泰山会制服每个嘴硬的孩子。
爬泰山之前:小小泰山,能奈我何!
爬泰山之后:身体与灵魂彻底分家~呜呜呜,小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这么可怕吗?!
体能废不爱爬山的苏粒吓到了,她点开评论区:
网友A:上次去爬山,门票100元,爬得累成狗了,心有不甘还是想去山顶看风景,就问工作人员还得多久能爬到山顶。
工作人员说:门票100你大概爬了5元[尬笑][尬笑][尬笑]
回复
(我朋友,去了三次,给我说泰山免费,后来才知道没爬到收费站[无语])
(泰山收费真的很良心,它会让你爬一半爬到收费站再收钱,但前提是你到的了再说)
(泰山从来不收废物的门票[流泪])
网友B:没爬前:区区小山
开始爬:来都来了
到售票处:不行了不行了
到山顶:要死要死
下山时:要死要死
到家后:再也不去爬了
几天后:区区小山
回复
(泰山专治嘴硬,华山专治命硬[捂脸][捂脸][捂脸])
(消防员:你一句青春没有售价我从山上给你抬到山下[尬笑])
很好,成功劝退了她,她绝对爬不上去的。
苏粒点进泰山相关搜索——
【泰山封禅,是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祭祀,舜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仪典,在此祭天,象征着君权天授。
后来的历代帝王,都以此作为向上天复命和感恩之礼。确立皇帝历史地位,同时加强了皇帝与上天的神圣联系,增强国家统治的合法性。
泰山,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富政治含义的一座山……】
评论区
网友A:宋真宗:友友们,看我帮你们把泰山封禅的价格打下来[看]
(宋真宗才是最聪明的,他要晚两天去封,泰山就成别人的地盘了[狗头])
(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把一个顶级活动变成一个大家提都不想提的活动)
(泰山:家人们,谁懂啊,有脏东西[捂嘴])
(乾隆十一次去泰山六次登上泰山顶峰,乾隆那样好面子的人都忍住没有封禅,你想想宋真宗把泰山封禅逼格拉得多低[看])
网友B:汉光武帝刘秀封禅还被骂了两句,宋真宗封禅直接大家沉默了[看][看]
回复
(李世民够格但没去,宋朝那货去了后面的人也不爱去了)
(这哥们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后世有为之君不用劳命伤财去泰山封禅)
网友C:皇帝去泰山封禅是走上去的吗,不累啊
回复:怎么可能全程走,那是皇帝
网友D:唐太宗以渭水之盟为耻
宋真宗以澶渊之盟为荣[尬笑]
(仗打赢了还给人家钱[白眼])
(澶渊之盟是辽国自己家搞内乱,两边当时杠上了,辽怕打不过,宋更怕打不过,其实算是和解的条约)
(一听辽军南下,第一个念头是跑路[微笑],被寇准劝亲征,到了澶渊城南城死活不想过河去北城,又是被强行带过去转了一圈,又回到南城。
一听辽军提议和,高兴的告诉谈判人员说就算给百万都不算多,寇准等谈判人员出皇帝住宿出来和人家说超过三十万砍你头[微笑])
(如果没有寇准坚持主战,北宋很可能在宋真宗赵恒时期就变成南宋。赵恒当初就是想跑的,在跑南京还是成都犹豫)
(这祖传逃跑基因真是没谁了[白眼])
(寇准还是牛,直接胁迫宋真宗去干仗[看])
(他下场好像很惨)
(澶渊之盟从经济上看没吃亏……从国家战略上看耽误大事了……)
(但澶渊之盟确实保了边境百年和平)
(哪来的百年和平,边境打草谷多的是,有什么好吹的)
(对啊,北朝不能南下,天下不得统一,间接导致女真崛起,而金又不以天下一统为目标,导致天下数百年分裂。)
(也可以说檀渊之盟毁了宋朝,导致宋在军事上不思进取,觉得只要砸钱就行)
网友E:宋太宗拉低了太宗的档次,宋真宗拉低了泰山的档次。
回复
(赵二:轮飙车谁能飙过我。辽国那么多骑兵都跑不过我的驴车)
(赵匡胤不应该把皇位让给他赵光义,赵光义这一脉太拉了,难得好一点的还死的早)
(你以为真是赵匡胤让的,你细品)
(斧声烛影[看])
(想想也是,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武功还很好的人。五十居然就猝死了)
(五十岁,赵匡胤极大可能有高血压,喝了酒,找弟弟喝酒叙旧熬夜……每一条都容易诱发高血压猝死。)
(你说的这个有一定道理和依据。应该是两人都喝了酒,而后起了争执。至于到底动手没动手,我估计是有的,只是激烈程度就不知道了。)
(之前赵匡胤要迁都,赵光义不肯。后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不正常死亡,以及赵光美的离奇死亡,细品。)
(赵光义可是用毒高手啊,说是兄终弟及,结果所有兄弟都死了[看])
——————
秦,嬴政看着后世那乌泱泱的人群,也吓了一跳。
竟然有这么多的人特意去爬泰山吗。而且还有什么门票,听着意思就是向爬山之人收钱吧,后世朝廷可真精明。
天幕中还有人疑惑皇帝如何上去,当然不可能自己爬上去。
当初儒生博士便议论纷纷,说古代天子封禅坐用蒲裹车轮的蒲车,以免损伤山上的草木土石;要扫地而祭,铺上用菹秸做的席。
所说互相乖异,难以做到。
嬴政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部斥退,自己乘车从山南登上泰山之顶去行封礼,并刻石歌功颂德,然后又从山北下来,到梁父山去行禅礼。
这泰山封禅竟然从那宋真宗之后就无人在举行了,可见后人对那宋真宗的嫌弃。
这宋朝乐子也真多,三天两头就要被提出来骂一骂,看后人这三两句的闲言碎语,已经泄露不少信息了。
看着那宋真宗战前竟然还想逃跑,还是被官员逼回来的,甚至还要花钱议和……
这种皇帝,竟然去封禅了,也没人管管???
嬴政顿时对封禅好像也不是那么看重了,可是他的封禅大典已经完毕了,嗯……怎么办,可不可以撤回。
……
东汉初年,刘秀及一众大臣也沉默了。
富平侯张纯曾联系了一些官员,上书建议刘秀封禅。当时刘秀并没有同意,他觉得劳民伤财,没想到之后自己竟然还是去封禅了。
他对自己之后的封禅行为也不意外,虽然他光复汉室,但此时的世家大族、豪门乡绅很多并不是真心臣服。
所谓“名正言顺”,西汉的江山到后期早已失去了民心支持,刘秀虽然出身皇族血统,但地位低微、名望弱势,封禅则是他提高自己名望的最好手段。
不过后人说他的谥号是“光武帝”,嗯,这这个谥号能说明很多东西了吧。
所以封禅这个事,还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
……
唐,李世民没想到,原来自宋之后竟然没有泰山封禅了吗。
他想起自己之前还挺想去泰山封禅来着。
结果魏征强烈反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谏止封禅疏》,劝谏李世民不要封禅,因为封禅会耗费大量的民力和财力,可能导致国家再次陷入动乱。
他无言以对,不过后来想了想确实,大唐如今并不算富裕,还是放弃了泰山封禅。
幸好他没去,你看后人多嫌弃那泰山封禅。
说来说去还是那宋真宗不自量力,心里没点自知之明,所以才被人嘲讽嫌弃。
李世民,自己可千万要保持清醒,可不能做出什么昏了头的事,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
宋,赵匡胤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光义。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心中其实早有预感。原本以为知道未来后,自己会怒不可遏,神奇的是,他现在竟然还算平静。
赵匡胤平静了,他的儿子们和赵光美可不平静。
他们不可置信得瞪着赵光义,仿佛从来不认识这个人一般。
离奇死亡,用毒高手……后人的怀疑猜测,落在他们耳朵里,成了事实。
必定是这样,不然他们正值壮年,怎么会一个接一个离世!
晋王,你真是好毒的心呐!
众人悲愤的眼神看着他,赵光义吓得冷汗直流,他心中惊慌又窃喜。
原来他成功了,他后来坐上了那个位置……可天幕为何要把它暴露出来,可恶,都怪这个天幕,他必须想办法挽救。
“哥,我怎么可能会做那种大逆不道的事,你知道我的,定是那些后人道听途说,他们就喜欢颠倒是非,断章取义……啊!”
一声尖叫,原来是赵匡胤终于忍不住狠狠踹了他一脚。
赵匡胤可是武将出身,一把子蛮力,又憋着气,险些要把赵光义踹出门外。
没有人去扶他,赵光美等人皆冷眼旁观。
“好一个颠倒是非,好一个断章取义,斧声烛影是断章取义,驴车逃跑呢!你可真是给后代子孙留了个‘好榜样’啊!”赵匡胤咬牙切齿。
其实在他提出迁都,赵光义反对时,他就有预感了。
开封有利于控制广大关东地区,城池宫阙相对完备,人烟稠密,可以节省城池建造成本,利于处于初期的宋朝休养生息。
如今的宋朝除了要面对前朝留下来的隐患之外,还面临北方契丹的威胁,刚刚将建立的北宋朝廷,确实没有能力再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一个新的都城,更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个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但开封的缺点也同样致命。
开封地处平原,周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唯一的天然屏障就是北面的黄河。
一旦黄河被敌军突破,那么开封城就很容易受到包围而陷入绝境。因此,开封其实更适合做经济中心,而不是政治中心。
赵匡胤原先的设想是先将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今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迁至长安。
洛阳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这两处皆为天下著名的雄关。
至于长安就更不用说了,它地处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东面有崤山纵列,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
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型堡垒,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想要攻入此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匡胤的迁都想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其中最强烈的反对之声来自于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
他跟群臣们说了一大堆开封城无险可守,不适合做都城的理由,但赵光义却只用了一句话,他当着众人的面说道:“在德不在险。”
言下之意就是说,作为皇帝只要是有德,那天下就安如泰山;如果无德,那天下就危如累卵。
冠冕堂皇的屁话,德可以用来治天下,但面对北方如狼似虎的契丹人、女真人,你也能用德将其感化吗?
面对赵光义的无礼顶撞,赵匡胤没有大发雷霆,他沉默了。
当赵光义离开后,他才对左右人等说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当赵光义说出“在德不在险”,赵匡胤就知道,或许,一切都不一样了。
每次赵匡胤离开京师,都会安排让赵光义负责留守。经过十几年经营,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日渐盘根错节。
在经过上次的谈话后,迁都之事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而今年,他刚好五十岁。
赵匡胤冷笑,天幕这样说赵光义一脉了,通通是孬种,难道他还能有上位的机会?
赵恒,这个侄子竟然还跑去泰山封禅了,看看被后人骂成什么样了!
迁都之事势在必行,太子也要尽早确立,赵匡胤叹了口气,天幕这回,确实是帮了他一把啊。
赵德昭一脸忧虑的看着赵匡胤,父亲是猝死,还有什么高血压,他不懂高血压是什么意思,但他实在害怕父亲一气之下把自己给气死了。
有眼色的侍从已经吩咐人尽快把医师带到殿前候着了。
……
看了天幕的寇准无奈叹气,他真是太难了,皇帝带不动,苦口婆心,生拉硬拽,又容易与皇帝生嫌隙,听到他下场惨,他竟然一点不意外呢。
或许还是有点意外的。官家那胆小怕事的性子,只能回大宋朝廷耍耍横吧。
可他毕竟是宋人,是宋朝的官啊,再无奈,也得挡着,不然,全没了抵抗的人,大宋该如何是好啊……
赵恒憋红了脸,想骂天幕,又生生克制住了。
他现在丢脸死了,封禅被后人嘲笑,怎能如此,他们怎么敢的!
了,他至少为宋带来了百年的和平,为何就得要打打杀杀,能和气的坐下来谈不好吗,况且打仗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他花个小钱解决了,难道就不算为大宋好吗。
至于说什么大宋不知进取,那与他何关,他又管不了百年后的事。天幕甚至还质疑讽刺太宗一脉,这实在是,大逆不道!
赵恒此刻羞愤欲死。因为追崇儒道,他最看重自己名声的,此刻被天幕大咧咧地讽刺,这和去死有何区别,天下百姓该如何看他!
赵恒继位之后,其实民间对于他继承皇位是有些争议的。
他本来就感到非常不快,后来和辽国签下城下之盟,让他这个皇帝的脸面更加不堪。
总结这次北伐的得失,他越回味越觉得滋味不对,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实在很差劲吗。
风头都叫寇准给占去了,这怎么能行呢?于是,回京不久后。寇准就被以“无大臣体”的理由罢了宰相之职。
后来王钦若就提出泰山封禅的提议,于是赵恒就开始了装神弄鬼的之路。
赵恒安排了一场人为“天降祥瑞”的戏份,不仅制造了一封所谓的天书,还编造了神人入梦的谎言,带头在弄虚作假地鼓舞祝贺天降祥瑞。
朝廷百官在无奈之下多次联名请赵恒封禅泰山,于是在这样一系列前戏的预热之下,赵恒就“顺应”民意前往泰山封禅。
本来朝廷百官以为这样就可以结束了,但是没有预料到的是赵恒弄虚作假上瘾了,不停地开始各种造神活动,几乎掏空了宋朝国库,可赵恒还是毫无悔改之意。
皇帝在破防,一些朝廷官员和有志之士却若有所思。
难道问题出在太宗一脉?那若是……
(https://www.zbzwx.cc/book/3182783/1111108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