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全文阅读 > 第596章 议案和法案

第596章 议案和法案


就在冯铨绸缪如何立功的时候,涿鹿区刚刚落成的大礼堂里,刘理顺正在接待从京城过来的刘宗周、毕自严等官员。

他们是奉命前来见证盐业改革方案表决的,毕自严更是担负着新的使命,带来了一个新议案:

“年初之时,陛下就提出打造银币,并且发行银圆券。”

“如今银币的发行数量已有三百多万枚,京城商民交易,都乐于使用银币。甚至有人提出发行分币、厘币,彻底取代铜钱。”

“不过一分、一厘的银子重量有多少你们也知道,很难打造成银币。”

“陛下的意思是,分币、厘币完全使用纸币,可以拿到银行兑换银元。”

“所以称之为兑换券,和银币同等价值。”

这件事官场上有流传,因为有一个传言就是:

皇帝会在发行银圆券后,给京官实发俸禄。京城官员的折钞,将由宝钞改变为银圆券。

相比一文不值的宝钞来说,无论银圆券能不能等价兑换银元,它都比宝钞有价值。

所以京城官员,都热切地期盼发行银圆券。

民间发行分币、厘币的呼声如此之大,也有他们的推动原因在内。

刘理顺虽然在涿鹿区任职,本职却是属于翰林院,是朝廷派到地方锻炼的官员。

因为涿鹿区距离京城很近,他每月都会回翰林院述职,对于这个风声,也是有所耳闻的。

对此,他既是欣喜又有些担心地道:

“银圆券发行之后,民间会认可吗?”

“可别像宝钞那样,一年不如一年。”

大明的宝钞最初也是有价值的,可惜因为朝廷的滥发,价值是一年不如一年。

民众是用脚投票,逼着朝廷发行铜钱。

但是大明朝廷的铜钱铸造量又很少,而且交易数量大了用铜钱很不方便,这让从海外流入的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宝钞完全如同废纸一般。

刘宗周等人同样也有这个担心,毕自严对此回应道:

“陛下有鉴于这个教训,让内廷、外廷和国会一起,成立金银储备委员会。按照所储备的金银,等额发行银圆券。”

“如今各银行、钱庄存入金储会的准备金,已经有九十二万银元。”

“这些都打造成银币,足以发行价值九十二万元的银圆券。”

“在银圆券和银币的兑换上,各银行钱庄也已经保证接受银圆券兑换,制定了同业拆借办法。”

“一次兑换不超过一百元时,银圆券可以在各个银行钱庄随时换成银币。”

“超过一百元的,只要提前预约,最长三天时间就能换出来。”

“户部对此做出担保,必要时会动用存银,维护银圆券价值。”

这一点毕自严说得斩钉截铁,但是在场的人,都对户部的信用毫无信心。

如果是户部单独发行银圆券,他们绝对不会接受。但是加上皇帝的内廷、还有议会上面的国会,他们就对发行银圆券的金储会,有了一点信任了。

尤其是对刘宗周来说,国会金融委员会拥有三个金储会的席位,这代表着国会在将来无论如何也不是摆设,在银圆券发行上会有很大发言权。

刘理顺也对扩大国会权力很是欢迎,但是这一年多治理地方的经验,又让他考虑更多些,询问道:

“银圆券是纸币,相比银币本身的价值非常低,若有人伪造怎么办?”

户部这一年来一直在用心完善银圆券,配合吕祥的印刷研究所,把以前印制宝钞的技术,全都试验了一遍。

现在试制出来的银圆券,使用的是特殊油墨和纸张,印刷方法也是文思院研究出来,根本就没外传。

毕自严取出一张试制的一角纸币,也就是面值十分的银圆券,向刘理顺等人展示道:

“你们看这种纸钞,有人能仿造出来吗?”

(中国农民银行国币辅币券一角券/十分券,书中银圆券大概是这个样子,只是印刷不如这个精美,发行机构是“大明金银储备委员会”)

刘理顺等人看着印刷精美、颜色也很特殊的纸钞,都感觉是从所未见。这让他们甚至担心印刷的成本,用来印制厘币会不会亏本?

毕自严笑着摇头,没有讲解其中的技术细节。又指着纸币的下放,向刘理顺等人说道:

“这张纸币,限于崇祯五年底之前自由兑换。过期之后禁止流通,要去专门的银行付费兑换。”

“你们说这三年的时间,有人能仿造出来吗?”

“到了三年之后,印刷所早就研究出新的技术了。将来纸币的防伪只会越来越强,让伪造的纸币能被人一眼看出来。”

“而且伪造纸币的人员一旦被抓获,那就像伪造宝钞一样问斩。”

《大明律》对伪造宝钞、盐引、茶引的处置是非常严厉的,只有一个斩字。

反而是私铸铜钱、伪造假银,还能留条命在。

不法分子就是伪造银币,也比伪造银圆券风险小。

金储会为了防范假币、维护金融秩序,还在内廷人员的建议下专门给锦衣卫经情司钱法厅拨了一笔经费。每年发行的纸币,都会有一部份拨给钱法厅,用以打击假币制造和非法集资、非法开设金融机构等行为。

可以说,这一年来,大明朝廷已经做好了发行银圆券的准备,就等着相关法案通过,银圆券发行出去。

甚至为了稳妥,这一次只发行分币、厘币,最高面值十分,能兑换一角银币。既是为了满足商民需要,也能在出现问题时,把事情限制在小额交易内。

刘宗周等人听着毕自严的介绍,渐渐认识到朝廷发行银圆券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有一整套办法。

不过身为涿鹿区区长的刘理顺,还是问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官府收税之时,是否接纳银圆券?”

“若有人拿着银圆券交税,价值该怎么算?”

毕自严毫不犹豫地道:

“银圆券就是银币,同银币一样看待!”

“若是有官府人员敢拒收,直接送交法办。”

将户部按皇帝的吩咐制定的银圆券管理条例,向几人一一解释。

里面明确规定了银圆券的流通、保护办法,打算在国会通过后作为试行法案。

听到这又是让国会和议会表决,刘宗周、刘理顺等人,再也没有异议。

他们心里面想的其实也和皇帝一样,那就是发行分币、厘币即使出问题,也不会导致大乱。

尤其是铜钱还被允许流通,分币、厘币出问题后完全能用银元和铜钱换。

这个议案,作为临时议题,被加入了会议。

参加议会的议员,都没想到除了盐业改革之外,竟然还参与这项大事。

他们对所谓的银圆券,态度非常不一:

“折钞改为折银圆券,那银圆券不就是宝钞吗?”

“好好的为何不铸铜钱,要让我们用宝钞?”

对宝钞的态度,大明上下一概都是嫌弃。擦屁股都会嫌硬,没人想收到他。

这些人想到朝廷要发行新宝钞,那就想要反对。

想到“反对”二字,这些议员的心里,有些不安起来。

因为这不同于涿鹿区的政策,是朝廷让他们在议会表决的。

自己一介小民,能真的反对朝廷吗?

所以一些议员,陡然沉默起来。

不过那些被朝廷指定议员资格的致仕官员,对此倒没有心理负担。

他们别说反对朝廷的决议,就是当着皇帝的面,都有人敢把唾沫星子喷出来。

就算他们的议员资格是朝廷指定的,他们反对起来也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但是在银圆券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不会反对的。因为朝廷有意给致仕官员,发银圆券作退休金。

这让他们心中,对此很是期盼:

“皇上还是记着我们这些有功之臣的。”

“如果银圆券真像银币一样值钱,我们以后就也有俸禄了。”

“希望户部的人,不要把银圆券变成宝钞。”

如今银圆券的发行量不够大,所以只是给留在京城的致仕官员按品级发一成退休金。但是将来银圆券发行多了,这项政策就有可能推行到顺天府、北直隶、甚至大明各地。

他们这些官员致仕后的生活,也会得到保障。这让他们心中,发自内心地认为当今皇帝是明君。

就是担心户部官员会把这项政策执行坏,银圆券以后会变成宝钞一般。

另一位致仕官员看着银圆券发行的细则,说道:

“银圆券能用来交税,怎么也比宝钞强。”

“而且它也不是户部发行,是内廷、外廷、国会一起组成的金储会。”

“户部那些蠹虫就算想使坏,也没那个能力。”

做过官员的他们,对户部官吏普遍是不信任。

对于内廷的信任度则要高一点,因为就算太监贪污,官司打到皇帝面前也总会有个说法。尤其是当今皇帝铲除了阉党,万不会容忍太监败坏名声。

但他们信任金储会的原因,还因为金储会九个委员席位,国会占了三个。

以后他们有可能进入国会金融委员会任职,作为代表进驻金储会。

这让他们觉得,金储会是值得信赖的。由它发行银圆券,能避免户部官员肆意妄为。

在这些人的解释下,很多议员对国会能参与的金储会,有了一点信任。

尤其是那些不敢反对朝廷政策的议员,更是心安理得地投了赞成票。

盐业改革和银圆券发行两件事,都在涿鹿区议会获得了通过。

不过相比盐业改革、用盐税代替辽饷的九成以上赞成率,银圆券发行的赞成率,只是堪堪过半而已。

并且银元兑换券的名字,也被明确为银币兑换券,可用于兑换各种面值的银币,能够等额兑换。

并进一步规定现在发行的是辅币,正式称呼是辅币券——

不允许用“銀圓”二字,和当前使用的“壹圓銀幣”相混淆。

辅币的面值也被定为一厘、五厘、一分、五分、十分。

其中十分辅币明确注明等于一角,可兑换一角银币。

十张面值十分的辅币,或者其它凑够一百分、一千厘的辅币,可兑换一个银元。

二厘、二分被去掉,就像二角银币不怎么受欢迎一样。这个面值在生活中并不常用,被一些议员建议取消,减少民众需要辨认的货币——

毕竟大明还有很多人不识字,多个不常用的二角,对他们来说就是增加麻烦。

还有致仕官员出身的议员毫不客气地在议会上质问毕自严,问他有没有信心保障辅币券面值,制造足够多的银币,用以迎接兑换。

这让毕自严的脸色非常难看,同时也庆幸辅币券是金储会发行,把国会拉了进来——

如果不是金储会给了国会三个席位,估计这次投票,很有可能失败。

那对议会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户部也可能成为笑柄,在朝廷丧失威严。

得知这个结果的张溥等人,有高兴也有失落。

高兴地是议会再一次发挥了作用,失落的则是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

如果真的否定了户部的议案,那更能树立议会的威严。

主持议会的刘理顺,同样也想到了这一点。

作为议长,他是希望议会发挥更大作用的。但是作为涿鹿区的区长,他又本能地对这种情况感到不安。

以前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在涿鹿区议会上提议,是为了让议员配合、帮自己把政策推行下去。

如今方才发现,议会也有否决自己提议的权力。只是以前自己的政策符合涿鹿区需要,议员都很支持而已。

这让他深刻感受到,地方权力格局,在议会设立后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或许蕴含着,自己想想不到的剧变。

会议结束之后,毕自严等户部官员脸色铁青地离去,刘理顺向刘宗周感叹道:

“这次险些把大司徒得罪了,辅币券的议案差点就没通过。”

“不知国会那边,对此是何意见?”

涿鹿区议会到底只是地方议会,它只是因为当前特殊的形势,代行一部分国会职责,代表的是地方民意。

另一部分国会职责,则是国会筹办处负责。由刘宗周这个主任、房壮丽等资政、北直隶各府的代表,共同审议决定。

它现在更像是个官府机构,里面的人员轻易是不会反对朝廷政策的,刘宗周道:

“朝廷要给致仕官员发退休金,各级资政对此是不会反对的。”

“反而是盐业改革,争论更多一些。”

“陛下的意思是,把盐业改革和辅币券发行都制成法案,以后依法实行。”

“将来国会和户部,打交道的时候还多着呢!”

皇帝设立国会的目的就是敛财,这点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目前经过涿鹿区议会和国会表决的有产税、盐业改革、发行辅币券,都和户部有关。

只是相比以前万历皇帝强行收矿税之类的,转变为了民意。

朝堂上有些人对此是心中腹诽,认为当今皇帝不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

更多的人则是赞同,认为当今皇帝敛财的目的不是为了挥霍,而是朝政所需。

再加上有国会和议会制约,他们的财产只要合法,就能得到保障。

这让很多人对国会,愈加支持起来——

他们都不希望大明再出一位万历皇帝,派太监随意去征税。(本章完)


  (https://www.zbzwx.cc/book/3190480/1111051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