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 > 第635章 刑部和卫尉寺

第635章 刑部和卫尉寺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稀里糊涂就接受了皇帝做出的调整。

这是群臣在朝会结束之后,心中最大的感受。

袁可立这样习惯了皇帝奇思妙想的臣子还好说,张凤翔等去年九月才被调到朝廷的,都对此极不适应。

朝会结束之后,张凤翔想到皇帝在朝会上无视自己的言语,心中还有些愤愤不平。找到同属东林党的首辅韩爌,抱怨道:

“韩公,如此轻易让内廷增加兵力,是不是太儿戏了些?”

“卫所归属自有祖制,为何韩公不做争执,就把旗手卫和金吾左右卫划入锦衣卫?”

“这样锦衣卫的实权更大了,什么时候才能把卫尉寺划归刑部来?”

作为之前的南京工部尚书,他本来就对自己来到北京只能担任刑部左侍郎有些不满。觉得被压低了官职,从尚书变成侍郎。

在熟悉刑部事务,知道如今的刑部主要负责司法审查和刑罚执行后,他就更不满了。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刑部根本没有多少权力。哪像以前的刑部,执掌审判大权?

如果有人犯罪,刑部完全能缉捕、审判、处罚一条龙,完成对罪犯的惩处。

不像现在这样,只能负责刑罚,还有一些无关痛痒的法制工作。

可以说,在朝廷机构改革中,刑部是最受伤的。从之前的六部倒数第二,隐隐有变成倒数第一之势。

在很多刑部官员看来,如今的刑部职权连锦衣卫下属的卫尉寺都不如。负责执法和缉捕工作的卫尉寺,在许多人看来要比刑部更有权力。

尤其是普通百姓心中,卫尉寺下属的卫尉署、治安署、警务所等机构,要比刑部下属的礼法科、提刑科更能影响他们。

就连获得审判权的大理院,如今也变得越来越有威势。名义上属于大理院的六科,更是让大理院和都察院两院,隐隐有并称科道两院之势。

刑部、都察院、大理院这三法司,如今就属刑部最尴尬,职权也是最低。

特别是皇帝设置的下属机构中,礼部和刑部在地方的机构被合并为礼法科,刑部系统的官员,无法完全掌握这个衙门。

那些礼部的官员还振振有词,说刑部在地方的下属机构,应该是提刑按察使司的提刑科。

提刑科有提点刑狱之权,而且还带个“刑”字,确实可以说是刑部的地方机构。

然而眼高于顶的刑部官员,却根本不愿意让刑部地方机构屈居按察司之下。好像那样一来,会让刑部低于都察院。

今日张凤翔在朝堂上提出把卫尉寺划归刑部管辖,是如今的刑部之中,很多官员的意见——

他们都想要吞并卫尉寺,让刑部拥有缉捕执法权力。甚至接手巡捕营,拥有一部份兵权。

哪料到皇帝对此理也不理,完全无视了他的提议。

这让张凤翔感觉受到了屈辱,甚至想要辞职,以此表示抗议。

韩爌听到他的想法,急忙就劝阻道:

“不可!万万不可!”

“朝堂上的东林君子本就不多,张侍郎若是辞职,那就又少一位。”

“请张兄务必忍耐,好好做上一届。”

好不容易把张凤翔推上刑部左侍郎的高位,下一届就有望成为九卿,韩爌当然不愿坐视他辞职,就为闹些意气。

张凤翔辞职也只是说说而已,知道如今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他,知道自己辞职容易,以后想回来就难了。

他这种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在皇帝心中不是无可替代的人,几乎在辞职之后,就没有重返朝廷的。

所以他在韩爌劝阻之后,他作势打消了这个想法。又听韩爌解释道:

“陛下登极以后,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成的,最多是打个折扣而已。”

“今日我若不提出把金吾左右卫并入锦衣卫,陛下还会抓着羽林四卫不放,都要划入御马监。”

“相比增加御马监下属的卫所,还是把卫所放在锦衣卫更让人放心。”

“而且在老夫看来,锦衣卫越是强大,刑部将来越有可能把卫尉寺争过来。”

这让张凤翔有些奇了,说道:

“锦衣卫变得更强了,刑部还如何争取?”

“韩公难道不知道在外间,刑部已经被视为六部之末。”

“单凭现在的刑部,如何与锦衣卫争夺卫尉寺?”

韩爌听着张凤翔没有再说辞职的言语,抚须微笑着道:

“锦衣卫现在有四司房,其中北司房在枢密院用情报部名义,相当于枢密院一个部。”

“一个司房就有如此大的权力,四个司房和负责诏狱的刑狱司加起来,岂不相当于四个部。”

“现在又多了旗手卫和金吾左右卫,陛下难道会不担心?”

“将来锦衣卫若是膨胀后失去控制,陛下一定会抛弃卫尉寺,交给外廷管理。”

“你们刑部本就有督导卫尉寺的权力,到时候要及时接过来。”

这是他琢磨出来的门道,甚至觉得皇帝本来就有这个打算。

否则皇帝不会把卫尉寺卿和少卿交给外廷推举,而是会牢牢抓在手里。

再加上卫尉寺属于外廷机构,经费也是从户部等衙门拨款。即使它如今属于锦衣卫,外廷也能够对它施加影响力。

皇帝对此也是在放任,像是卫尉寺的巡捕营,就是徐光启等人在练兵。

韩爌选择把旗手卫和金吾左右卫划入锦衣卫,而非把羽林四卫划入御马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内阁能对巡捕营施加影响。而这三个卫所划入锦衣卫后,将来多半是巡捕营的兵源。

向张凤翔解释着这里面的门道,韩爌道:

“巡捕营属于卫尉寺,这点最为要紧。”

“刑部要把这支兵马看好了,不要让锦衣卫把巡捕营划给其它衙门。”

这支在朝鲜、辽东都展现出战力的新军,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皇帝把巡捕营的几个大队划为射声营后,很多人想到了汉朝的八校尉。担心皇帝用巡捕营取代京营,重组京城军队。

韩爌之所以提出把金吾左右卫划归锦衣卫,还有试探皇帝有没有这个意图的用意。

如今看来是没有,皇帝没打算给锦衣卫太多卫。

但是这个可能却不得不防,他让在刑部担任左侍郎的张凤翔,好好盯着这一点。

张凤翔听着韩爌的安排,却是向他苦笑道:

“卫尉寺说是受刑部督导,但是里面的官员,都是出身锦衣卫。”

“相比刑部来说,有佥批权的刑科,对卫尉寺的影响更大些。”

“我们这些刑部的大臣官职再高,也没法插手卫尉寺。”

督导是一个很奇妙的权力,意思是监督与指导。

这其中能确定的是监督权,指导权的大小,那就各有差异了。

像是内廷的司和局,在由各监督导后,几乎变成了有一定独立性的下属机构,根本不敢违反各监掌印指示。

刑部和卫尉寺却不是这样,属于锦衣卫机构、作为皇帝近臣的卫尉寺官员,对刑部的指示几乎当作是放屁。

反而是品级只有七品的刑科,因为掌握着佥批权,被他们更尊重些。

这也是刑部官员愤愤不平,想把卫尉寺夺过来的原因。

6◇9◇书◇吧

韩爌听着张凤翔的诉说,眉头紧紧皱起。认识到皇帝即使对卫尉寺抓得不是那么紧,他们想渗透也是不容易。

他在思索之后,说道:

“如今九寺之中,司农寺卿翟凤翀、太府寺卿董应举、太常寺卿钱谦益、宗正寺右少卿曾楚卿、太仆寺卿陈奇瑜、少府寺卿张文郁,都是添注侍郎,或由侍郎兼任。”

“他们的实权之大,甚至高于普通的右侍郎,能和左侍郎甚至尚书相比。”

“卫尉寺卿的权力也不亚于一部侍郎,没有兼任侍郎,实在是不应该。”

九寺之中,卫尉寺的级别别看只有从三品,和光禄寺、鸿胪寺相当。但是拥有的实权,却能排在前三位。

在六个管事寺卿都兼任侍郎的情况下,卫尉寺卿和光禄寺卿、鸿胪寺卿一样没有侍郎兼职,在韩爌看来实在是不应该。

张凤翔琢磨着其中的意思,有些疑惑地说道:

“韩公的意思,是让我主动提议,卫尉寺卿添注刑部右侍郎?”

“这样我们刑部,就能插手卫尉寺。”

韩爌点着头道:

“正是如此!”

“成为刑部右侍郎后,卫尉寺卿就能参加刑部会议,多出许多往来。”

“有什么事也会好说点,甚至把一些和卫尉寺有关的事务,在刑部会议上决断。”

作为刑部督导的机构,和卫尉寺有关的奏疏,通常都是下到刑部部议。

之前刑部大多是直接转给卫尉寺,让卫尉寺自行决断。以后卫尉寺卿成为刑部右侍郎后,就能召集他去开会,名正言顺地决定这些事。

张凤翔琢磨清楚其中门道后,顿时大声称妙:

这样看似是给卫尉寺卿升官,其实却限制了他的权力,把以前完全由卫尉寺决定的事情,改为在刑部决断。

这让他看向韩爌的目光,顿时佩服无比。觉得这个首辅虽然面对皇帝不够硬,却仍颇有手段。

不过这件事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卫尉寺卿如果添注刑部右侍郎,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他能成为刑部官员?

张凤翔对此颇有顾虑地说道:

“陛下登极后严格确定官位,刑部只有一尚书二侍郎。”

“让卫尉寺卿兼任添注刑部右侍郎还好说,以后他想转为正式的刑部侍郎,那应该要怎么办?”

文官的职位就那么多,绝不愿武官、荫官侵入他们的自留地。

韩爌对此也有些头疼,感叹道:

“若是当初按陛下所说把卫尉寺定为正三品衙门、卫尉寺卿列入刑部侍郎候选就好了。”

“这样现在就不需要我们头疼这件事,和锦衣卫掌印平级的卫尉寺卿,也不会完全屈服锦衣卫掌印。”

“当初袁公主持卫尉寺设立时实在是失算,没有考虑这些。”

此时仔细想来,皇帝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着深意。

群臣则因为对这些不熟悉,被皇帝在其中埋了不少雷。

现在韩爌和张凤翔就遇到了一个:

想提高刑部对卫尉寺的掌控力,就需要把刑部职位让出来。

即使卫尉寺卿不一定能被廷推为刑部侍郎,但是被列入侍郎候选的资格,却一定要给他们。

其他文官对此的反应可想而知,想说服他们一点都不容易。

这让韩爌和张凤翔长吁短叹,觉得还是要从长计议。

——

无独有偶,袁可立这个时候,也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失算。

在主持三法司改制的时候,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刑部竟然从三法司之首变成三法司最末,甚至在实权上不如卫尉寺。

如果早知道这一点,他一定会让出刑部侍郎候选资格,让卫尉寺卿兼任刑部官员,加强刑部对卫尉寺的管理。

不过现在再后悔也晚了,他现在已经不是协理三法司大臣,没资格插手这些事。

枢密院负责的卫所改制之事,远比三法司的事情让他头疼:

“京城这些没有实土的卫所,到底该怎么改?”

“要不要把他们打发到京城周边,分配一些土地?”

这是他想出来的最简单的办法,把京城内部的卫所向外迁,仿照实土卫所给军户分配土地。

甚至连土地的来源他都想好了,那就是对勋贵下手,逼他们交出土地去开藩。

了解京城权贵秉性的他,知道只要严查,京城的勋贵大部分都能找出罪过来。这些罪过即使不能让他们削爵,赶出京城却毫无问题。

尤其是在皇帝表露出对京营下手的想法后,他觉得单是京营的事务,就能让勋贵们喝一壶。之前京营护军使李邦华搜集的各种罪证,如今都能够用出来——

这些东西,是之前为了防止皇帝重用勋贵备下的。现在使出来有些牛刀杀鸡,但也不算浪费。

因为皇帝对勋贵虽然重视,却是让他们去海外开藩,文官现在根本不担心勋贵和他们争夺权力。

尤其是皇帝为文官册封世职和低级爵位后,他们对勋贵就更不担心了。甚至在针对勋贵时还要收着点,以免皇帝大怒之下,硬要削夺爵位。

现在拿出一些罪证逼迫勋贵让出土地,就是它们的恰当用处。能把城内的很多卫所,迁到京城周边安置起来。(本章完)


  (https://www.zbzwx.cc/book/3190486/1111047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