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小说名字 > 第518章 夏北演习(改)

第518章 夏北演习(改)


这年头,“种花家”所处的“蓝星”形势依然很复杂。

彼时,在“蓝星”这个舞台上,山姆和北极熊这两个巨人间的“二人转”愈演愈烈。

“北极熊”还虎视眈眈的将目光投向了东南。

前年,“北极熊”依仗着其身板强壮,胖揍了一顿沙漠“骆驼”。

此事在“蓝星村”引起了动物们的轩然大波。

面对“北极熊”这样如此咄咄逼人的霸道态度,“种花家”一些像人开始有些担忧这头熊发疯。

这些人清醒地认识到,自“种花家”成立以来;

虽然这几十年在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并且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刘之野看来,我们“兔子”终究还是一支相对比较传统的队伍;

各个兵种之间比较独立,协同配合作战的机会比较少,因此相关经验比较匮乏。

而山姆、北极熊这样的超巨,有着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团队作战经验。

这样的军队一旦与开战,必定会形成密集火力的强烈攻势,这对“兔子”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和隐患。

因此,做好反击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要保证“种花家”接下来改开能够顺利进行,成为了“兔子”们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演习初步计划在三年内,在夏北地区组织一场防御作战演习,在西部地区进行阵地防御战、运动战和游击战,勃海方向主要搞抗登陆演习等。

而会议最终决定将“三年规划”的第一年,就放在夏北地区。

初步计划将在夏北的张口地区进行一场军演。

主要目的在于研究防御作战的实施和战役规模的坚守防御。

所以,负责本次“夏北军演”的部队就以燕大军区为主。

这么重要的演习任务就落在刘之野等人的肩上,任务非常艰巨,他们时刻不敢怠慢。

那么,这场演习究竟要搞多大?

要怎么搞?

成为了负责演习刘之野等人要考虑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为此,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总部去往负责此次实兵演习的燕大视察。

在这里还与刘之野等人一起,就此事进行反复商讨。

以刘之野为首的燕大方面认为,这场演习的规模应要搞就搞大一点。

进行方面军防御战役演习,主要包括从四个方面进行演练,分别是对敌军集群坦克进攻的模拟、空降和反空降、陆军师坚固阵地防御和战役预备队反突击。

预计参加演习的兵力为十万余人以上,动用八千多辆汽车,一千多辆坦克装甲车和火炮,以及飞机几百架。

针对燕大军区给出的这套方案,马和张两位副总参谋长都表示赞同。

他们也认为这次军事演习的参观者基本上都是各军区领导,规模太小的演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此,他们也主张搞大一点的演习。

但是也有别的人提出了不同意。

因为这年头军中的军费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这些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认为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预算成本过高。

因此没有精力,也没有这能力这样搞。

关于是否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一事,众人出现了相当大的意见分歧,一直僵持不下。

今年2月初,刘之野率先将自己要搞大规模演习的方案放到了总部领导的的桌上。

很快,夏北大演习的具体任务下来了,总部指示总参与燕大尽快将预演方案拿出来。

一直到3月初的时候,军事科学院才拿出了集团军规模和师规模的两套方案。

加上燕大军区的方面军规模的方案,一共大、中、小三套方案。

其中,第二方案是进行方面军编成内的防御战役演习。

这一方案相较于第一个方案来讲,训练科目有所减少,演习规模也减小过半,计划参加演习的兵力被压缩到5万余人。

第三方案则是这3个方案当中规模最小的,计划只搞集训,不搞演习。

3月初,张总去领导家里,向领导汇报了这三套方案的具体情况和众人的商议经过。

张总说道:“领导,关于这场军事演习,有人担心是否会产生对外影响。如果按照预演方案那样,财政是否能够支撑得住?”

听完张总的汇报后,总部领导当即拍板,十分果断地作出了决定道:“我们的这次演习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不同于海上演习。

因此不用过多地去考虑别人有什么反应。

更何况我们北边的邻居搞很多次军事演习,外边也没有什么反应嘛!”

此外,总部领导还指出:“这样大规模的演习,我们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搞过了。因此搞这么一次演习,不仅可以让我们的队伍得到实际的锻炼.”

而对于演习开销的问题,他想了一想然后直接表示:“就按第一方案搞,节约一点,搞好一点。”

最终,领导在张总拿来的请示信上,挥笔写下:“同意第一方案,力求节约。”

三月中旬,张总第一会议室宣布了领导的批示,宣布了这次演习代号,接下来便开始了为期四五个月的准备和集训。

收到上级指示之后,燕大方面迅速集结各部,很快便进入到演习准备状态。

平时的训练内容逐渐变成了演习,从营房生活转逐步转入野外驻训。

这场军事演习规模空前,但燕大却需要在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些准备工作。

可以说是刘之野他们时间紧、任务重。

为此,所有部队充分发挥了苦学苦练的精神。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参加演习的部队就这么顶着炎炎烈日,要在室外进行长时间的拉练。

天晴时是一身汗,下雨天又是一身泥。

这次军演的准备训练时长和强度更是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演习准备的这段时间里,参加军演的战士们平均一天要跑40至50公里,翻过400多条深沟高坎。

受阅部队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累计行程30多公里。

除了参阅部队的训练外,有关集训和参观的组织、保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次演习计划要在4个场地进行,施工队日夜兼工,在极短的时间里,4座参观台拔地而起。

此外,山上的公路也被修通,有关人员住宿的招待所也被重新进行了全面整修。

这场军事大演习是陆空联合作战。

因此除了海军之外,几乎所有的兵种全部亮相,军区刚刚组建不久的电子对抗部队也露了脸。

部队装备当中所有类型的坦克和火炮全数出动,地面部队的活动范围有足足2万多平方公里,加上空军十几个场站出动十几种机型,演习领域高达3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空军部队也有近3万名指战员参加到了这次演习训练当中,共飞行2万余架次,将近两万个小时。

一月初,警卫二师接到了参演命令,师首长彭国安下来做动员。

在四团大礼堂开的动员大会,彭国安说了这样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这次演习和阅兵是无比光荣的事情,说明了军区对我师的重视,只能搞好不能搞砸,搞砸了几十年都抬不起头来。”

夏军是很讲究本部队的历史传承的,视荣誉为部队的生命。

这也是夏军军魂的具体所在。还提出了十六字方针“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细,效果要好”。

很快,团里就分出了两部分,经过选拔一部分干部战士开始练正步(俗称摔大腿),大部分人则投入到演习的准备工作中。

五一期间,警卫二师师在刘家庄举行了阅兵,地点在刘家庄五一广场,刘家庄的老百姓们很是轰动。

先是几个步兵方队端着上刺刀的自动步枪正步通过,后面是摩托化的各种火炮方队。

但是没有坦克和装甲车方队,原因是怕把广场给压坏了。

这样的场面虽然不能和*京阅兵规模相比,但却是夏军初试啼声,以威武的姿态展现在老百姓面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给了自己部队以极大鼓舞。

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阅兵结束后刚散场,有几个老百姓还站路边热烈议论,将火箭布雷车说成是某型号的导弹。

警卫二师这次阅兵很成功,也算是为后来张口机场阅兵做了预演。

五月中旬,警卫二师部队搭乘火车便开赴演习地域。

有一件事让刘本明后来印象特别深刻。

为了部队到了张口地区也能吃上肉,团管理股李股长让副连长刘本明带几个战士去把一头大肥猪给赶上火车。

刘本明和战友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那头约二百多斤重的大家伙从猪提上来,用了一个小时才把这头猪赶上火车。

经过这一番折腾,这家伙给吓坏了。

第二天一早火车开动不久,有战士向李股长报告说猪快不行了。

军列到铜大车站停了下来,炊事班战士发现猪死了。

没辙!李股长当即下令在闷罐车厢里剥皮放血。

这杀猪,刘本明可是有了经验,只见他着和侦察班长老胡和几个战士就忙乎开了.

这时有一趟旅客列车开过来正好停在军列旁边,巧的是与刘本明他们“杀猪”现场正对的那节车厢全是老W游客。

老W们发现后纷纷拿出相机想拍照,李股长赶紧让人把这一边的车门关上,总算是遮了“丑”。

到了驻地,由于天气渐热,加上猪肉放血不足,刘本明他们吃的猪肉都有一股鱼腥味,扔掉又舍不得。

后来有人提意见说应该将肥猪在当地卖掉,把钱带到张口再买肉吃,这纯属事后诸葛亮。

且不说还不允许部队将猪肉卖给地方,另外谁也不知道到张口的山里面有没有买肉的地方?

刘本明他们只是想着将肥猪养在驻地农村,留到“八一”节杀猪吃肉,谁能想到这挨刀的家伙竟如此“不识抬举”!

这件事典型地反映了当这时夏军后勤供应的现状,即在主副食上都是自给自足,没有形成集中供给。

部队远程机动,军列到站后,往往下来的不仅有全副武装的连队,还有几头活猪,这也算是“种花家”的特色了。

刘本明他们的团的驻地在山里面,这里不通柏油马路,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沙土路和干涸的河床能走车辆。

这也是小山村与外面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通道。

村口有一座机井房,可以抽水上来供全村人用水。

每当有军人来此洗衣服,总有几个大姑娘小媳妇来凑热闹。

看得出这座小山村里平时很少有外人来,所以村民们对部队很好奇。

现任二师炮团团长老马,也是一位参加过战争并立过战功的老兵。

除了团部住的那个小山村外,其他营连部队分散住在周围的几个山村里。

反空降的主战场,就设在离驻地不远的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

四周有几座小山包,但其主峰很突出,在地图上被标为“馒头山”。

这时的训练条件与后世的完全不一样,后世的部队有专门的战术训练基地,里面的地形地物、战术背景以及后勤保障一应俱全,对驻地老百姓也没什么干扰。

这年头部队的野外训练,有时候经常住在农村老乡家里,难免对当地有些影响。

152加榴炮的炮位,实弹射击时大炮一开火,顿时地动山摇,声震八方,附近的民房玻璃都被震碎了。

所以来演习之前村里各家的玻璃窗上都要求贴上米字胶条,当然所有费用和损失都由部队负责。

炮团参加的这场演习的顺序大致是这样的:

先是各种火炮对馒头山主峰进行炮击,然后由空军派出轰炸机对其投弹轰炸。

再后来由空降兵在山前开阔地实施伞降,待伞兵收拢撤出后,再由步兵发起冲锋

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对面一座小山顶上搭建的观礼台的视线之下,因为届时首长们将登上观礼台。

由于演习场面要一目了然,有观赏效果,所以各种火炮等重武器堆集的比较密,这不符合打仗的要求。

有的部队就有反映,提出了“究竟是练为战,还是练为看”的问题。

后来部队开展学习,传达了上级指示,明确了“既要练为战,也要练为看,但侧重练为看。”

这是因为要造成较大的声势,将影响扩大出去,也是宣传上的需要。

经过几次合练,效果也越来越好。

团部还给炮团官兵们传达了主管全军训练的副总长的讲话,说:“你们的炮火打的很准,第一次射击就全部覆盖了目标……”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山头上的目标是固定不动的,各炮位早已锁定了坐标,也演练了多次,再打不中才怪呢!

为了突出效果,部队还在弹着点旁放置了汽油桶,一炸一团火,并冒出滚滚浓烟。

有一次合练,由于天气不好,云层低且厚,后来还下起了小毛毛雨,原定的轰炸机并没有出现。

刘本明就问团参谋长老梁:“首长,要真打起仗来天气不好怎么办?空军就不出动啦?”

老梁摇摇头道:“真打起仗来你还指望空军?还得靠咱们自己。”

这话说的有点开玩笑,但却是实情。

这段时间,白天山谷间金戈铁马、车来人往很热闹。

可是到了晚上则静谧下来,山村里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部队也进入了休息状态。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营区管理是很严的,生活作息时间也安排的紧紧张张。

然而在农村则不一样,晚饭后一般不安排训练,按后期的说法是休闲时间。

战友们在一起下棋打扑克,日落前还可以在河滩上散散步。

炮团团政治处主任蒋卫国就喜欢一边散步一边捡石子,他是一位奇石爱好者。

山谷间的沟壑里、河滩上确实有许多漂亮的小石子,只是这年头的奇石不值钱罢了。

训练期间,偶尔部队也会放一两场电影,都是些黑白战斗故事片。

每到此时,村里的小孩们总是兴高采烈。

先是瞪大眼睛看着部队整齐列队过来,然后则学着值班员的口令跟着喊:某某连入场,坐下。

部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晚上看电影时所有人都必须去,不准有人单独留在屋里以免生事。

野战部队生活简朴,住在农村时团首长和战士一样吃大灶。

即便在营区里的小灶也没有酒水供应,机关食堂在会餐时也只是多加几个菜,根本没有酒。

有时候,战友文工团还会派来一支小分队到山里的各部进行慰问演出。

在村外一块开阔地上搭建的舞台,演出是都是在下午进行的。

周围几个村的老乡们扶老携幼来了不少,现场气氛很热闹。

(本章完)


  (https://www.zbzwx.cc/book/3236485/1111061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