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朱玉儿


慢慢的花园里各府的小姐越聚越多,姜雨彤识趣地退到一旁。

  环顾四周,没有发现熟人,一时觉得有些无聊。

  到京城这阵子,她也算结识了几个好友,今日的宴会,她们都没来,还真是有些无聊。

  “姜大小姐?!”

  姜雨彤听到有人唤自己,转头一看,是一个容貌秀美,身形高挑的年轻姑娘。

  看着两分面熟,却一时半刻喊不出名字,姜雨彤有些歉意地朝那姑娘笑了笑。

  “噗呲——姜小姐不必不好意思,我名唤朱玉儿。

  在之前的安国公府赏荷宴,还有前几日的乞巧宫宴上有缘都见过姜小姐。

  只是,当时姜小姐同何小姐她们聊得十分投入,我深觉插不进去,这才没有叨扰。”

  姜雨彤听朱玉儿这般说,仍然有些歉意道:“原来是朱小姐,倒是我失礼了。”

  “朱小姐瞧着应当是个文静秀美的姑娘,可是没寻着好友?”

  朱玉儿被戳中了心思,也不恼,反而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

  把自己的遭遇,笑着说给姜雨彤听,“正是呢,我是头一次来临平伯府,不瞒姜小姐说,我父亲年前被调回了京中。

  我性子有些文静,小半年的功夫下来,仍然有些不适应京中事。”

  姜雨彤眼底多了两分真诚的笑容,“哈哈哈哈,原来如此。

  我也是头一次来,对临平伯府也不熟悉,刚和雪玫表姐聊了一会儿,雪玫表姐今日事忙,我就偷溜出来了。”

  朱玉儿听着姜雨彤俏皮的话语,心情好了几分。

  有了人做伴,日子就不那么难熬了。

  袁曼晴拉着姜雨纾说了好一会子话,等姜雨纾好不容易抽出身,才发现姜雨彤已经不在亭子里了。

  “雨纾表姐,我听雪玫表姐说,旁边有一荷塘,可以泛舟采荷花、莲蓬,不若咱们一块儿去?”

  姜雨纾想拒绝,又想到袁曼晴的家世,最后点了点头。

  “好呀!”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算小,没一会儿的功夫,不少小姐们就一块儿跟了过去。

  姜雨彤和朱玉儿寻了一处僻静阁楼,悠哉悠哉地说着体己话。

  朱玉儿的父亲原本在江南任知府,在江南待了十几年。

  朱玉儿自小便是在江南长大,偶尔会随母亲回京见祖父祖母,到底是时日短。

  不像这次,朱父调回了京中做官,日后除非再外放,或是其他事,应当都会留在京城。

  朱玉儿今年已经十四了,只比姜雨彤大了两个月。

  朱父也不拘着闺女,朱玉儿性子文静,时常在朱父的书房看书。

  因此,和姜雨彤能聊的东西不少,无论是聊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是书上的知识,皆是娓娓道来。

  姜雨彤和朱玉儿越聊越投缘,只恨之前没多说上几句话,耽误了这么多时日。

  采星一脸焦急,匆忙地小跑过来,额间满是汗水,“小姐,你怎么躲在这儿,倒叫奴婢好找!”

  朱玉儿没有生气,笑着问道:“前边人太多了,还是这儿清静,你这么匆忙过来,可是母亲那有什么吩咐?”

  “吉时快到了,夫人让奴婢寻小姐去前厅等着。”

  采星把事情交代了,这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位容貌艳丽的小姐。

  一时有些无措,看向朱玉儿。

  “雨彤,咱们一块儿去前厅吧,总不好最后一个到。”

  “好呀!”姜雨彤站起身,笑着走在朱玉儿身侧,两人边走边继续聊着天。

  采星和小蝶就落在了两人身后半步的距离,俩丫头对视一眼,互相给了对方一个笑容。

  前厅里人满为患,各种胭脂水粉的香味儿充斥着整个院子。

  朱玉儿有些不舍地看了姜雨彤一眼,“雨彤,咱们之后再聊。”

  “嗯。”姜雨彤点点头,和朱玉儿分开,四处寻找着杜氏的身影。

  今日姜雨彤穿了一身微微宽松的藕荷色的百褶流仙裙,显得整个人就像天上的荷花仙子一般仙气飘飘。

  微微提着裙摆,往杜氏那儿走的这一段距离,不少夫人都注意到了姜雨彤。

  夫人们小声地交头接耳,“这是谁家的小姐,长得这般美,之前没有见过啊?”

  “我瞧着她去的方向是定远侯夫人那儿,莫非她是定远侯府的千金?”

  “是呢,你们还不知道,刚刚那位就是定远侯府的大小姐,自小养在乡下……”

  夫人们八卦声音不小,姜雨彤早就听到了。

  在场不少夫人都听到了,但是没有言语。

  姜雨彤仪态优雅地来到杜氏面前,恭敬地朝杜氏行了一礼。

  “母亲。”

  杜氏握住姜雨彤的手,压低声音,担忧地问:“彤姐儿,你跑到哪儿去了,倒叫我一阵担心!

  纾姐儿说,你转眼就不见了身影,担心得紧。”

  “让母亲担忧了,是女儿的不是,女儿在花园中,碰巧遇上了朱家小姐。

  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太高兴了,一时忘了时间。”

  姜雨彤脸色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认错。

  杜氏一听是这个原因,倒是不好责罚姜雨彤,只能又嘱咐了两句,就作罢了。

  罢了,先放过她,等会儿有这小蹄子好受的。

  杜氏正想着,今日的寿星,杜氏的父亲——临平伯携着老妻叶老夫人款款而来。

  庭院中的宾客,脸上挂上了得体的笑容,看向两人。

  不少夫人微微颔首,以示敬意。

  随着临平伯和叶老夫人两人落座,今日的礼官便出现了。

  礼官先说了一些祝词,然后今日来观礼的客人们,纷纷送上寿礼。

  最先送寿礼的自然是临平伯的儿子、孙子、孙女。

  接着就是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等等。

  “儿知晓父亲喜竹,故而特意寻了一块青玉,又让工匠们雕刻成了翠竹的模样,还望父亲喜欢。

  愿父亲福与此江无尽,寿与此江俱远,名与此江清。”

  下人随着杜大爷的话,立马把寿礼端了上来。

  一块不小的青玉,雕刻成了翠竹的模样,煞是好看和雅致

  观礼的众人,纷纷鼓掌叫好,“好!杜大爷真是孝顺!”

  “这么大一块的青玉很难寻,杜大爷想来花了不少心思。”

  “可不,你们瞧瞧那翠竹雕刻得栩栩如生,光是瞧着就栩栩如生……”

  不止宾客长了见识,坐在上首的临平伯也特别满意。


  (https://www.zbzwx.cc/book/3279569/1111105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