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章 弥勒佛(1)
法明徐徐说道:“贫僧笑你断章取义读佛经,一知半解说佛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张行廉被嘲笑得脸红脖子粗,强忍着才没有发火,悻悻说道:“法师既然熟读佛经、精通佛理,就请你说出个所以然来。五十多亿年,怎样缩成了一千年?”
法明款款说道:“佛法既讲分别,更讲圆融。佛陀在许多经典之中多次说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念顿超百万劫。’所以,以佛理看来,时间与空间是相对的,是圆融无碍的。你所说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佛菩萨的境界里,不过是一瞬间。”
辩佛理,大臣们如何是法师的对手?所以,裴居道与张行廉只好乖乖退回了朝班之中。然而,他们却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武则天对他俩的厌恶,一个月之后,先后被割掉了脑袋——这是后话。
武则天看到两位敢于强行出头的大臣被法明辩驳得哑口无言,很是高兴,说道:“大师真是博学强记,辩才无碍。正好,本宫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
于是,武则天重新将自己的那个梦境叙说了一遍。她最后说道:“我一到那个地方,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一种恍若隔世的记忆。那七宝所成的宫殿,那琉璃的河流,以及那仙花异草,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既像是旧地重游,又仿佛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我好像就在那里长久居住过。这究竟是梦?是幻?还是……”
话音未落,冯怀义立刻五体投地,匍匐在武则天脚下,大声嚷嚷道:“天哪,原来陛下真是从兜率天宫转世的弥勒尊佛!沙门怀义,拜见弥勒如来。”
武则天好像有些疑惑,转而询问法明法师:“大师,您深入经藏,见多识广,本宫神游的地方,果然就是兜率天宫么?”
法明十分肯定地点点头,说道:“陛下梦中回到的,恰恰就是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内院。你所讲述的情景,与南北朝时期居士沮渠京声所翻译的《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所描绘的一模一样!”
法明的师弟云宣,像是情不自禁地插话道:“这绝对不是巧合,由此可见,陛下更加确定是弥勒菩萨转世无疑了!”
法明又说:“不仅仅如此。根据云宣师弟刚刚完成的著作《大云经疏》,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李氏合微。”
武则天十分兴奋地说:“云宣法师,请将您著述的《大云经疏》经本宫看看。”
云宣连忙将自己的新着呈了上去。
武则天一边翻看,一边像是不知不觉念出了声音:“……卅六小儿念唐唐,次第还歌武媚娘……陇上一丛李,病枯叶稀疏,枝干将欲倾,终得鹦鹉扶……”
武则天从书中抬起头来,笑着说道:“有意思,有意思。云宣法师,您的注疏真有意思!”
云宣双手合十,躬身答道:“陛下所念的,是弟子搜集的一些民间歌谣。它们虽然浅显、通俗,却也恰恰反映了民心、民意。”
法明紧接着说:“《佛说弥勒菩萨下生经》云:弥勒出世,国土丰乐。如今,陛下携弥勒菩萨下凡而君临中土,中土也必将成为一个极乐世界。”
在这场好戏中,武则天的侄子、时任文昌左相(第一宰相)的武承嗣,早已期盼着粉墨登场的机会,他听了法明的话,急不可耐地出班奏道:“听高僧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臣这才明白了为什么陛下这么神武、这么英明,原来是当来下生弥勒佛转世!陛下您应该奉天承运,改朝换代才是。”
武则天反而很沉得住气,说道:“卿之所奏,虽然不无道理,但本宫并不想代唐自立。”
武承嗣很是着急,奏道:“上天之意不可违,民众之愿不可逆。万望圣母神皇早登大位!”
武则天沉默不语。
冯怀义退而求其次,说道:“法明、云宣等九名法师关于《大云经》的奏章,是佛祖的旨意,陛下应该宣告天下。”
武则天微微颔首,说道:“本宫依慧光大师之意,将高僧们的奏章颁布全国传阅,同时,将新译《大云经》以及《大云经疏》颁示天下。”
由此,天下民众人人都知道了武则天皇太后是弥勒菩萨转世。而“弥勒下生,五谷丰登……;弥勒尊佛祖天下,亿万斯民享荣华……”等等民谣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弥勒出世,人民安乐”的信念深入人心……
两个月之后,九月三日,关中九百名民众跋涉数百里来到洛阳皇宫,呈递奏章,请求废除李氏天下,建立周王朝。武则天虽然没有答应他们,但将领头的傅游艺擢升为正五品的御前御史(给事中)。
于是,第二天,文武百官,以及皇亲国戚、四方酋长、平民百姓,共六万多人纷纷上疏,请求武则天以周代唐。连名义上的皇帝李旦也呈上奏章,要求跟随母亲姓武。
第三天,朝廷所有的官员联名上疏,呈献《劝进表》云:天下之愿,势不可违,万望太后认可群臣及百姓之请,早登大位,改国号为周……
九月九日,武则天顺应民意,登上则天门城楼,向民众宣布:大赦天下,建立周朝,更改年号为“天授”元年……
武则天终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尊号为“慈氏越古天册金轮圣神”。
慈氏,是弥勒佛的称谓。由此看来,武则天堂而皇之以弥勒尊佛降世临凡自居了。
上行下效,所以,就有寺院在塑造弥勒佛像时,将弥勒佛的形象塑造成了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帝王模样——简直就是则天皇帝的翻版。——本来威武雄壮的天冠弥勒,成了一幅俏丽的脂粉像。
头上三尺有神明。武则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何能瞒得过弥勒菩萨的法眼?他老人家在兜率陀天弥勒内院,将她的种种伎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常为她或拙劣、或精彩的表演而忍俊不禁,呵呵大笑。
这一天,弥勒菩萨无意之中向下瞥了一眼,看到洛阳城内,一群信众正在将自己的一尊塑像请进大雄宝殿,不免有些恼火——自己虽然未来之佛,但现在娑婆世界正处在释迦牟尼佛的像法时期,其教主,自然是释迦牟尼佛。因此,信众们的这种做法,是不符合佛制的。好在一百多年之后,唐武宗将要开展一场疯狂的灭佛运动,这些大殿、塑像也必将化为灰烬,所以他便不再理会。
弥勒菩萨刚想登上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的狮子床座,继续为兜率陀天的五百亿天人讲述《不退转地**之行》,忽然有童子来报,说是清凉世界的文殊菩萨来访。
在诸大菩萨中,弥勒菩萨是大慈的象征,而文殊菩萨是大智的代表,以通天彻地的大智慧而深得人们的敬仰。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连弥勒老师的老师——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古佛,也是他的学生。
弥勒菩萨赶紧将文殊菩萨迎接进来,请上狮子座。
文殊菩萨未曾开口说话,便先看着弥勒笑了起来。弥勒变成了丈二和尚——被笑得摸不着头脑了。文殊菩萨总算开口说道:“弥勒,一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以持戒著称),说你‘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看来,现在又一次应验了。你瞧。”
弥勒菩萨顺着文殊指示的方向,看到在娑婆世界南詹部州大唐国内,一个名叫敦煌的地方,有一片正在大规模开凿的石窟。其中一座石窟之内,正在塑造一尊自己的彩像。塑像通高一百二十尺(三十六米),头戴王冠,身穿龙袍,俨然与则天皇帝一模一样。
文殊菩萨指着塑像笑道:“此,弥勒佛也?武则天也?若是弥勒,却长了一副武则天的嘴脸;若为武则天,人们却将之当作弥勒佛礼拜。”
弥勒菩萨并不在意,说道:“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弥勒也好,武曌也罢,都是虚妄之相,姑且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吧。”
文殊正色说道:“道理虽然不错,但是,武则天却利用民众对弥勒的信仰,以弥勒菩萨转世自居,不但因此取得了政权,而且她的许多阴谋诡计以及残忍的杀戮,就有了一个神圣的外衣。而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亵渎了佛教名声。更可恶的是,武则天假冒弥勒转世,为世人作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必将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后世的许多形形色色的野心家,必然群起效仿,以弥勒降生的名义,或起义造反,或迷惑民众。这些行为,不但歪曲了弥勒的本来面目,更玷污了佛教的圣洁。”
说着,文殊菩萨一弹指,将数十年之后要发生的一件事提前呈现在了弥勒面前:到唐玄宗时期,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市)王怀古效仿武则天,也以“新佛”下生,妖言惑众……
文殊菩萨又一弹指,时空转换到北宋仁宗时期,还是在贝州,又发生了王则之乱。他鼓动弥勒会教徒叛变,自称东平郡主,立国号为安阳,年号得圣……
文殊刚要再弹指,弥勒菩萨笑着摆摆手,说道:“如此看来,若不加以制止,以我之名为乱的事情必然会蔚然成风。因此,不能再听之任之。此铃虽非由我所系,却多多少少与我有些关系。那么我就分身去凡间走上一遭,现身说法,以正视听。”
文殊菩萨颔首称是。
弥勒菩萨笑道:“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你是古佛再来,请助我一臂之力。”
文殊一笑,随即将手中的如意抛撒出去,飘飘悠悠落在了天河之中,化作了一只莲蓬模样的小船。弥勒菩萨随即乘舟顺流而下,从兜率陀天向凡界人间飘去……
文殊菩萨望着弥勒渐行渐远,轻轻吟诵道: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转眼之间,一百五十年岁月悠然而过,大唐帝国已经步入了血色黄昏,江山摇摇欲坠。军阀割据,群雄争霸,烽火连天,战乱频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浙江明州(今浙江宁波)一带,因远离北方权力中心,位于东海之滨,时局虽然动荡,总算还能避开战火,偏安一隅。
明州所属的奉化县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剡江、东江和奉化江。其中奉化江水穿城而过,因此,本城老百姓都称它为县江。可是,县城里的居民却既不叫它奉化江,也不称它县江,而是颇为骄傲地称之为“龙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津之水不深,灵不灵姑且不说,却是有龙的——传说,东海龙王的第九子敖牙,深得父王宠爱,老龙王舍不得让他远离,就把他封在奉化江。奉化江只有短短的一百多里干流,这样,敖牙驾着波涛,一眨眼就能返回东海龙宫。江水之中也因为有龙居住,所以称之为龙津,理所当然。然而,有一利必有一弊,龙津毕竟渊源太短,水流太浅,所以龙子敖牙每年春天都要发大水,以便乘着洪峰出海,去看望老父亲。
“清明时节桃花水,江岸何处不留红”——这是浪漫的江南春水;“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明媚的江南春水。或许是因为那个传说吧,县江春汛,既不浪漫,也不明媚,总是洪水滔滔,浊浪翻滚。这一年春天也不例外,清明未到,江水便涨了起来,飘着柴草,浮着泡沫,从上游呼啸着向县城方向流淌过来……
奉化县城北面三里远近,县江西岸,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叫做长汀村。村里有户人家,男主人名叫张重天,娶妻窦氏。张家世代务农,淳朴善良,由于夫妻二人格外勤劳家底颇为丰盈。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张重天成婚多年,却一直膝下空空,尚未生育子嗣。
(https://www.zbzwx.cc/book/3298104/5130277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