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招惹她干嘛?
“犬儒学派彻底否定社会与文明,鄙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它的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传闻,征服者亚历山大曾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回答道:
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光就好。
犬儒学派的信徒对人类的真诚轻蔑不信,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
伊比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多葛学派的禁欲主义,以及怀疑学派,构成了晚期希腊哲学的三大流派。
至此,哲学家们不再关注世界的本原,而将目光投向了——
人!
…………
从公元476年开始,西方世界进入到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
直到文艺复兴、理性觉醒,哲学才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康德在人类思想史上呐喊出的这句话,如星辰般闪耀,熠熠生辉。
然后黑格尔提出‘绝对精神’理论,将传统的形而上学推到了顶峰!
哲学到了这个时期,理性的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人与世界关系的建构、人类生存内在秩序的建构,也既传统理性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哲学家们开始将目光对外发散,关乎生命、欲望、本能、语言、存在和幸福的话题,纷纷涌现。
富有诗意的哲学也在此时诞生。
正如尼采用生命演绎的那句激情话语: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深夜的时间在悄悄溜走,节目的听众们都渐渐入了神。
关于哲学,他们好像从未有过像今晚这样,直观而又深刻的认识。
顾知书并不是像课本一样,将每个流派的哲学观点都阐述得极其完整,滴水不漏。
他只是列举了每个重要时刻重要人物的一个重要观点,并且配上了一小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就像是一艘小船,载着所有听众从一条名为哲学的长河里顺流而下。
两岸传来雄辩之声。
从泰勒斯到毕达哥拉斯,从柏拉图到皮浪,从培根到休谟,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从康德到叔本华再到尼采……
不管这些名字是熟悉还是陌生,是真实还是虚构,此时此刻都显得不太重要了。
因为仅仅是坐在小舟上的惊鸿一瞥,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哲学长河两岸的瑰丽和风光。
目眩神迷!
而更让听众们感到期待的,则是顾知书刚才谈及的一句话——
诗意的哲学!
后面举的尼采语录,更是让无数人印象深刻。
本身尼采在深夜宇宙人物系列之中,就是个人气极高的角色,凭借一首《孤独》招揽了众多粉丝。
如今,新的尼采名言出现——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美!
太美了!
和《孤独》联系起来,几乎是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就体会到了顾知书那句“诗意哲学”的内涵所在。
哲学和诗歌,竟然在这一刻,产生了交融。
要知道此时守候在电台前的,绝大多数都是《深夜巷话》的老听众,是诗歌的爱好者和追随者。
现在突然发现,原来诗歌不仅仅是在文学上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在哲学上,更是能融入到历史进程中,成为人文光辉闪烁的顶上明珠。
这个发现如何能不让听众粉丝们欣喜若狂?
然而,正当大家都期待万分之时,只听见顾知书的声音响起:
“由于时间关系,今晚的《深夜巷话》即将到达尾声,哲学的故事我们以后再续,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听众来电热线环节。”
什么?
到点了?
无数意犹未尽的听众望向时钟,发现果不其然,竟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来到了凌晨的2点半,节目俨然接近了尾声。
怎么会这么快?
平时我都会听着节目犯困的,甚至好几次听着听着都睡着了。
但今晚却是全无丁点睡意,好奇心几乎达到了顶点,还想在哲学的长河里继续徜徉。
过去从未有人能将哲学的脉络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也从未像今晚一样,能通俗易懂地感受到属于哲学的独特魅力。
从理性的建构跨越到人性的光辉,然后呢?
关于诗意的哲学,我们听见了尼采的激情呐喊,然后呢?
难道除了尼采就没有其他人了吗?
即便是尼采,我们关于他和他哲学思想的了解,也都才太少太少,远远不够。
而在哲学长河的下游方向,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和人物在等待着我们?
心痒难耐!
但……
该死的电台!!
老子想要发弹幕啊喂!!!
土拨鼠尖叫!
“好,我们似乎已经迎来了第一位热心听众,您好,能听见我说话吗?”
“嗯?是我吗?”
罗坚愣了半晌,才惊愕地回应。
他从恍惚中惊醒,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几乎收听完了整场电台节目。
更是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前提下,拨打了热线电话。
接通之后,手机那头传来顾知书的声音,罗坚则怔在原地,有点不知所措。
妈呀!
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
可能是听得太入迷了?以至于听见一个号码,就下意识地随手拨打了出去。
但我压根就没有准备好提问的问题啊!
说什么好呢?
急!
在线等!
罗坚从未想过区区十来秒的沉默,会让他如此焦急难耐,心中煎熬万分。
而想到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收音机广播前等待着他说话,罗坚更是大半夜的连汗珠子都从额头上冒了出来。
他本身就是个轻度的社恐,属于网上我重拳出击,现实中我唯唯诺诺的类型。
只要想到无数人对自己露出鄙夷厌恶的眼神和表情,他就害怕极了。
突然,他回忆起在互动视频的结尾部分,看到的字幕,推理女王阿加莎?
罗坚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找到个想法就急忙问道:
“顾,顾神你好,我,那个,我能了解下关于推理女王阿加莎这个人物吗?”
靠!
什么鬼嘛!
无数刚才沉浸在哲学世界里的听众,闻言差点要当场怒喷出声。
你这家伙,好不容易抢到机会,能够直接提问,居然扯一个和今晚主题完全无关的问题?
与之相反,无数因为推理视频入坑,却又被哲学吸引留下的听众,则内心高呼:
干得漂亮!
双厨狂喜!
今夜一鱼两吃,舒服了。
关于阿加莎?
顾知书听到这个问题,也是陷入到犹豫。
倒不是他关于阿加莎本人的事迹了解不多,相反,在这个传奇女性身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点太多了,一时半会根本就说不完。
她是和柯南道尔、松本清张并称的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考虑到时代背景,以女性身份做到这点,尤为不易。
她创作的80部推理小说,共被翻译成108种语言,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她的作品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
她是侦探界的黑寡妇,是文学界的玛丽苏,是推理女王阿加莎!
更是被无数热爱她的国内书迷们,亲切地称为“阿婆”,一个外国人,能够在国内拥有认可度如此高的昵称,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何况年轻时的“阿婆”,还是一个仙气飘飘的金发小仙女,精通乐器、歌唱、文学,还很喜欢穿古希腊服装进行cosplay……
她还是世界上第一批学会立式冲浪的女性之一。
一战期间她还加入了志愿医疗兵队伍,转职成为“药剂师”,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掌握了丰富的化学和药剂学知识,为她日后创作浪漫的犯罪艺术,提供了专业而严谨的素材。
她身上可书写的地方太多了,但要论最富传奇性和戏剧性的,还当是她面对不幸婚姻时所做出的那件让无数人震惊到瞠目结舌的举动——
顾知书想到应该说什么了。
“关于阿加莎吗?她的详细事迹,你可以等到日后《罗杰疑案》发行后,从序言里再作了解,时间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太多展开了。
关于这位传奇的女性,我想,可以介绍她在婚姻里的一桩奇闻。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英俊的少尉军官阿奇尔·克里斯蒂,阿加莎24岁与他闪婚,从此成为阿加莎·克里斯蒂。
结婚12年,有一名可爱的女儿,小说事业也大获成功,本该是幸福美满的生活,却突然遭遇晴天霹雳。
丈夫婚内出轨,单方面提出离婚要求。
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神奇故事,在这个时间点上,开始上演——
阿加莎失踪了!
1926年12月4日,在距离阿加莎住所12英里外的一处斜坡下,警方发现了一辆失控后冲进树篱里的轿车。
车中空无一人,只有一个行李箱、一件皮大衣、以及一本阿加莎本人的护照……
着名侦探小说作家人间蒸发?
是意外还是被谋杀?
如此吸人眼球的噱头,一下子让全国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女作家失踪之谜更是登上了报纸的头条。
在她失踪的十一天时间里,整个伦敦都陷入哗然,搜救犬、侦察机、甚至连当时最着名的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都加入到了搜寻队伍之中。
据说有超过一万五千人在全力搜寻这位失踪的女作家。
而身为最大嫌疑人的丈夫阿奇尔·克里斯蒂,也在警方和狗仔队的连番盘问下,不得不说出他的不在场证明——
他和情妇住在一起。
至此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男人出轨的丑态,从此声名狼藉。
而神奇的是,就在阿奇尔的丑态被曝光的几天后,人们在一处旅馆找到了失踪的阿加莎。
原来她是以‘尼尔’的姓氏登记入住,这个姓氏正是丈夫阿奇尔情妇的姓氏。
对此事,阿加莎并未作更多的正面回应, 只是推托以‘失忆症’之名。
民间也并未因此责怪这个被丈夫背弃的可怜女子,毕竟,任何人遭遇这种挫折,都有可能受到刺激,精神失常不是吗?
1928年阿加莎和阿奇尔办理了离婚手续……”
啊?
别说是罗坚,就连原本那些对“跑题”很不满的听众,这时也是吃瓜吃得津津有味。
还能这样?
一个写推理侦探小说的女作家,面对渣男丈夫的背叛,把小说里的剧情搬到现实世界上演。
通过一场精心设计的“布局”,成功让丈夫身败名裂。
想想都超带劲的呢!
你说你没事招惹她干嘛??
女孩子们更是听得如痴如醉,已经在脑海里幻想出那个男人会是何等彷徨,汗流浃背的模样。
让你敢招惹写犯罪小说的老婆大人!!
渣男就该身败名裂,千夫所指,活该!!
进而女听众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有点想要去读阿加莎的作品了。
如此传奇的女子,笔下写出来的文字,也一定会带有很奇特的女性视角吧?
在男性读者受众占据多数的推理小说领域,她是凭借何等惊人的智慧和细腻的心思,成为三大宗师之一?
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无数为阿加莎折服的女听众,自愿去寻找阿加莎的作品,来一睹为快。
很可能会从此热爱上推理犯罪类小说,一发不可收拾。
以前可没人告诉过我读侦探小说还能有对付渣男的隐藏效果。
学到了学到了!
以后谁再敢欺负老娘,你自己小心点,毕竟不是谁都像阿加莎这么“善良”的,仅仅只是让渣男丑态毕露,声名狼藉……
事实证明,阿奇尔这个渣男,可能真是带了点幸运在身上的。
毕竟在他出轨的这个时期,阿加莎刚凭借《罗杰疑案》一炮而红,作品风格还没后来那么“丧心病狂”。
要知道她在离婚后,就立即踏上了远赴中东的旅途,搭乘的交通工具,正是“东方快车”。
你很难想象后来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阿奇尔在其中贡献了了多少“灵感素材”的来源。
杀!大杀特杀!杀他个血流成河!!
也得亏阿加莎是把内心的滔天杀意放到了作品之中,要是落在现实世界里的话……
不敢想!
事实证明,千万不要去招惹一个爱读推理犯罪小说的女人。
尤其不要去招惹一个会写推理犯罪体裁的女人……
(https://www.zbzwx.cc/book/3304310/1111102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