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辞官令
"辞官"二字映入眼帘,张廷芝面色苍白。
他深知杨硕有计策,却未料到会提出如此震撼的主张。
"辞官"的冲击力太过强烈,哪个官员敢轻易言辞? 若有人真的辞官,的确能彰显其热血与傲骨,敢于挑战权威。
但换个角度,这岂非在昭告天下,皇上的决策有误?
须知,在如今的大炎帝国,高远皇帝如同神只般受人敬仰。
天下又有谁能对他说个"不"字?即使他犯错,臣子们也只能委婉进谏,而非直指其过。
故此,张廷芝认为辞官之举太过冒险。一旦高远皇帝雷霆震怒,他们不仅会丧失官职,还可能招致报复,乃至威胁生命。
见张廷芝面露忧虑,杨硕便知他对此顾虑重重。
于是他问:
"阁下面色黯淡,可有何困扰之事?"
"实言相告,此策虽精妙,然风险如山,内心实难镇定。"
闻言,杨烁朗声笑道,捋着胡须对张廷芝析道:
"张大人无需忧心,常言道,人众力强,于今日朝议,你我皆知,反对文官革新之声众多。"
"若仅你我二人辞官,确乃拂逆陛下威严,陛下定会雷霆震怒。"
"但设想,若洛阳城内四品及以上官员,除去执法官郭子敬与新晋的年轻人,皆与我等并肩,即便众人同辞,乃至更进一步,逼宫之举,陛下又能奈何?" 张廷芝此刻周身寒气萦绕,只因杨硕提及的"逼宫"二字,实乃禁忌。
此词若落入负责监视的守卫耳中,只怕他们与家眷都将遭受牢狱之灾。故张廷芝惶恐之下,不顾礼数,忙捂住杨硕的嘴,示意他慎言。
杨硕略带醉意,借酒壮胆而语,旋即意识到四周可能潜伏守卫,遂强打精神,以防失言。他们深知守卫的威力,这职务为高远近月新设。
起初,官员们并未把这些守卫放在眼里,纵有帝王支持,他们无官阶可言。官员们固有观念是,无论帝王近臣多强,只要不触犯,见面仍需按礼恭敬。
然而,这只是官员们的自欺欺人。不久,他们发现避让守卫无济于事。守卫一旦查证其罪,仍会无情地逐一禀告帝王。
有些官员企图以贿赂脱险,结果适得其反,贿赂之银竟成了他们最后的罪状。经历一阵大清理后,官员们才领略到守卫的可怕,他们铁石心肠,严格执行高远赋予的使命——将一切违法者绳之以法。
大清理并未持续太久,结束后,官员们才略感宽慰,松了口气...
然而,此后的日子里,那些朝廷重臣们在朝会时,时常惊觉身边的同僚莫名消失。正当他们困惑之际,高远端坐于龙椅之上,揭示了一系列秘密,其中包括那些失踪同僚的奇异命运。
原来,那些官员们在大清洗期间虽隐藏得巧妙,但结束后,他们的戒心悄然松弛。
正是在此刻,这些守卫,如同阴影中的猎手,抓住了他们的破绽,将他们尽数押入了司法部的幽深地牢。
这些守卫的调查手段异乎寻常,他们从不采取公开的方式,而是依赖潜行、诱骗、监视与追踪,逐渐揭示真相。
正是这样的鲜活教训近在咫尺,令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们恐惧不已。
这就是张廷芝刚才为何急切地捂住杨硕的嘴,而杨硕无视礼节的原因所在——他们确信今晚的交谈不能泄露半分。
于是,在两人为下一步如何行动而困惑时,张廷芝展现了他的机敏。他立刻打翻茶杯,紧接着大声对外呼喊:
“来人啊,有盗贼!快捉贼!”
闻言,府中的仆人们纷纷赶来。张廷芝声称自己卧室中一件翡翠雕饰被盗,命令他们立刻在府内搜寻。
他还特意强调,即便掘地三尺,或是拆屋,也要找回这件宝物。
仆人们开始在整个府邸搜索时,杨硕暗自向张廷芝竖起大拇指,他知道张廷芝这一招极为高明。
为防止他们的谈话被人窃听,张廷芝假装家中遭贼,动员全府之力搜捕盗贼。
如此一来,仆人们基于张廷芝的愤怒,的确会将张府翻个底朝天。
(https://www.zbzwx.cc/book/3313557/1111076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