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第281章 一语炸裂天
第281章 一语炸裂天
去年,崇祯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加冠之后,正式确立了自己做太上皇的位置,确立了太子为执政,吕谋为辅政,这个主次分明的格局。当然人们还习惯于称呼吕谋为摄政王,对此崇祯睁眼闭眼,朱慈烺一副无所谓。
后来在皇宫中父子几人闲谈,又确立了永王帮助执政管理三法司那一块儿,成为了协理王。
朝堂一片稳定,整个政治风貌焕然一新。
但事情就出在了这个协理王永王的身上。
这个小家伙年纪太小,获得高位,当然就有些飘飘然。
而一些臣子们也开始尽心的巴结拍马屁。小孩子嘛,谁不愿意听奉承的好话?他当然也没有多少免疫力和甄别能力。
于是就将几个善于溜须拍马的大臣,看错了是忠臣,是能臣。
结果坏就坏在这个小永王心急想要办成事,好在这一群近臣的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地位。
但这次,所有的大臣,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这才是真正挽大厦将倾的英明决断。所有的大臣真心的跪地高呼:“皇上圣明。”
但刘宗周还是提出来:“皇上其他的处置都对,但唯独将太子执政圈禁在南苑,老臣却以为不妥。”
崇祯再次皱眉:“在这非常时刻,绝对不能独对。不管爱卿说的对错,就当着满殿群臣的面说出来,以避免你这个首辅,和朕这个皇上又有什么别的想法,让群臣们胡乱的猜测,扰乱臣心。”
就此让群臣再也不能团结而撕裂,就此让兄友弟恭典范的执政和摄政王,立刻可能出现刀兵相见的局面。大明就可能在这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中,轰然倒塌。
朱慈烺这两年来的监国执政,让他的从政手段更加沉稳,而同时他也了解了满朝文武的性格能力。
现在的大明谁是皇帝,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但这关键的事情,是坚决要看破不能说破的。如果执政不是太子之身,群臣们早就共推吕谋当那个执政皇帝了。
为此,在一次大朝会上,他像执政哥哥,举荐了这几个臣子,让哥哥批示给他们升官。
原先父子君臣和群臣全部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就是现在大臣们,为什么依旧不愿意以辅政王称呼吕谋,以摄政王称呼的本心潜意识的原因了。
“那么将执政圈禁在南苑,就会让天下以为,皇上要废太子,万历朝国本之争就将再会出现。而皇上既然没有废太子之意,同样是反省,那就不应该让太子执政离开皇宫,应该将太子圈禁在文华殿反省即可。”
一见哥哥用这种借口来推搪自己,小永王童言无忌,也不经大脑思考,当着满朝重臣的面,就冒出来一句:“什么都要摄政王来决断,那你这个执政做什么的?这大明,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三哥是皇帝?”
刘宗周就和黄道周互相看了一眼,直言说道:“皇上是否有心废掉执政太子之位?”
这样的后果,除了永王之外,所有的人都明白后果的恶劣程度。
崇祯皱眉:“有何不妥?”
之所以刘宗周选择在那里,就是要在政治层面上对外显示,太子执政位置仍然稳固不可动摇。
刘宗周就看了看左右群臣:“老臣请独对皇上。”
其程度完全可以彻底的炸飞这个大明帝国的中枢,完全有可能就此引发出一场夺嫡之战。
其实这句话说的没有毛病,群臣们也认同这个理由很合理。
在这非常时期,的确应该加强透明度,不能再制造疑惑猜疑。
文华殿,是天启和崇祯两个皇帝登基的地方。
当时他的借口就是:“现在长城战事紧张,不宜进行大的人员调动变更。这些官员的升赏,还是等摄政王回来再做决定吧。”
但是在这大朝会之上,他不想扫了弟弟的面子,不想降低弟弟的威信,于是就准备打一打太极,先晾一晾这件事。
而这个永王,突然间将这个,大家都在刻意规避的实质性问题,突然间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开了盖子。
这一次崇祯终于善言纳谏,但却将圈近的地方改在了御书房。御书房也是政治中枢重地,虽然地位略逊于文华殿,但也不是不可接受。
这次,崇祯再次展现了他刚烈独断的雄风。再次展现了他好杀爆虐的性格。再次展现了他性情淡泊的本色。
崇祯扫视了一眼群臣,毫不犹豫坚定的摇头:“朕没有此心,只是让太子反省自己的过失。”
当时田妃大惊失色,惊恐询问:“皇上,因何暴怒?”
崇祯思索了一下,缓慢点头:“多亏两位爱卿直言,没让朕犯了操切之错。但文华殿是朝廷中枢重地,不可作为圈禁之地。改为御书房。”
然后看了一眼已经张皇失措,准备为弟弟求情的太子:“太子处世,优柔寡断,险些酿成塌天巨变。昭圈禁南苑反省。朕立刻下山,再掌朝局。招辅政王——不,摄政王回京。”
朱慈烺处理朝廷政务,是严守规矩,随时向父皇报告的。
当坐在俯视北京城的万寿山上,万寿宫中的崇祯听到这个报告,当时勃然变色,一下子打翻了田妃给他端来的茶杯。
崇祯跺脚:“你给我生了一个要坏我祖宗江山的好儿子,我去宰了他。”说完,抄起尚方宝剑,立刻仗剑飞行,烟尘滚滚,直接杀到了金銮殿上。
此话一出,当时满殿的君臣立刻全部惊呆了,一时间场面静得落针可闻。
就在君臣错愕中,二话不说,上去就重重的给永王一个大嘴巴,将永王打翻在地。然后面对群臣,仗剑而立,面色铁青,果断下旨:“将这次永王举荐的所有官员,以妖言蛊惑亲王,挑拨皇家兄弟亲情,祸乱朝纲罪,下狱严审。追出同谋,无论涉及多少人,无论涉及到谁,一律就地正法。从今日起,废永王王爵为庶民。”
对于靠拍自己弟弟马屁,就想要获得高位的这几个人,他的心中是有数的。
崇祯站在丹阙之上郑重宣布:“此事不许私下议论,不得擅自揣测。诸位爱卿现在各安本份,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努力吧。”
刘宗周和黄道周,就一起再次颂扬了皇上的圣明之后,率领着文武群臣退去,各自继续为帝国奔忙。
(本章完)
(https://www.zbzwx.cc/book/3354010/1111085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