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失足成穿越者
平行世界。
华夏国慧南省岗耀地区向明县方家镇公社照前大队第六生产队。
第六生产队,其实就是方家祠堂。
这里的民居特点,就是以大祠堂为一个居住单位,每个祠堂少则十几户,大则几十户,保持着宗族的特点,一个祠堂组成一个生产小队,十几二十几个祠堂组成一个生产大队。
城东大队就由17个这样的祠堂小队组成。
方家祠堂,是一座三进三堂六直的宗祠大院。
正中大门三进三堂是供奉祖宗灵位的祠堂。
现在祖宗的灵位都被收了起来。
后堂改成了生产队的会议室。
中堂改成了生产队的仓库、工具间。
前堂大门两侧,一侧三间屋子改为牛栏,一侧三间屋子改成了砻谷间、舂米间和礅寮(摆放人工踩踏的舂米工具间,里面有石臼、木碓等。舂少量的米用木臼,舂大量的米则用石臼。)
正堂两侧各建有三直三进的侧院,其中东侧第2、第3直,西侧第4、第5直侧院住着方家的子孙,一直一房。
东西两侧最外的一直,即第1直与第6直侧为闲置房屋,现在有些房间改为厕所、牛栏、猪圈或放置老人的寿木等。
现在困难时期,人都吃不饱,除了耕田的牛还养着两头,已牵到前堂的牛栏来养了,边直的牛栏就闲了下来,猪更是没有人养。
另一个,边直的房屋都没有圈进来围墙中来,其中的廊道现在变成了道路,在边直屋里养东西,也不安全。
住人的四直侧屋都有独立的小门通外面的晒谷坪。
内部也有横巷互通。
四直侧院一共住着方姓各房族人17户、77口人。
解放后,成立公社时,他们自成一个生产小队,编为第6生产队。
第6生产队拥有耕地200多亩,其中水田170多亩,旱地30多亩,另外还有一座后山的南半部。
北半部属另一祠堂,即第5生产队。
后山南部一片竹林、一片小树林,南麓山脚有一小片果园,种植有一些柚、李、桃、拐枣等果树。
每当果子成熟时,后山就是方家小辈们的天堂。
方家祠堂前,是一块很大的晒谷坪。
夏收秋收时作为晒谷用,闲的时候有时作为生产队烧山土灰的场地,晒牛粪的地方,也是老人小孩白天玩耍的地方。
晒谷坪南边外与通往别家祠堂大路间筑有一小口池塘,面积大约有半亩。
西有进水口,常年有稻田沟渠里的活水进来,补充池塘里的水。
东有出水口,遇到雨天,雨水一旦水面漫过出水口,塘里多余的水,便顺着出水口的沟渠排入祠堂东面的大青河。
方家祠堂人的饮用水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离祠堂南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口公共的水井,名叫角屋井,附近几个祠堂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挑井水饮用,是井水;
一个就是祠堂东面的大青河的河水。
大青河在非汛期时,水质也是清澈甘洌,沿河的村民,也有不少人挑河水饮用的。
方家祠堂里的人也有爱去挑河水饮用。
除此之外,离角屋井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新修的防洪渠道,里面流动的水是从雪峰山上流下的山泉水,也很清冽,但少有人去渠道里挑水喝。
原因不太清楚。
所以,这里即使遇到旱灾,也是不怎么缺水的。
祠堂外面的半亩方塘,水质也很清冽。
但族人并没有从这里取饮用水。
池塘进水口边留有几个缺口,是故意用方石砌的,方便大闺女小媳妇在此洗衣洗物。
出水口方向,也有一些人图方便,经常在此冲洗尿桶屎桶之类的。
因此池塘里的水并不是很干净。
约定俗成,进水口洗衣物,出水口冲尿桶,习惯成自然了。
半亩方塘里,养有一些鱼虾,还种有荷莲、菱角。
公社成立前,塘里物产属祠堂公共所有,每年打醮祭祖时清一次塘,塘中的鱼藕用来族中聚餐,多余的或卖或分给族人,由族老决定。
公社成立后,方塘所产归生产队所有,清塘所得,归生产队集体所得。
平时,不准社员在池塘里捕鱼捞虾,挖藕摘莲,但不禁小娃崽们在池塘里钓鱼钓虾。
不过,也没有几个娃崽会在池塘里钓鱼。
大青河的鱼虾多得是,而且个大种类还多,谁会吃饱饭没事做,在自家门外的小池塘里钓鱼?
只有极个别极个别的不放心自家娃娃去大青河玩水的族人,才会把自家的娃儿看得紧紧的,想钓鱼的话,就只准在池塘边钓。
住在第3直侧院中屋的谭世珍一家就是这样的人。
谭世珍的老公早年去世,膝下只有一子,叫方臻钰。
老公早逝,年轻守寡的谭世珍并没有改嫁,而是专心抚养方臻钰长大,并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
媳妇叫腾秀勤,生有一儿一女。
儿子取名方一鉴,今年6岁,活泼可爱,是个调皮捣蛋鬼。
奶奶谭世珍非常宠爱。
女儿3岁,尚未取名,随口叫了个小名:二丫。
二丫随娘,长得清秀,但一家人都重男轻女,有好吃好喝的都先尽着孙子方一鉴,二丫嘛,就随便了,只要不饿死就行。
所以二丫,说是3岁,却因营养不良,至今走路都还歪歪扭扭的,走不稳。
现在正是困难时期。
大锅饭虽然还没有解散,但也吃不下去了。
第6生产队已经悄悄地将每日的口粮分给各家各户自己去煮了。
谭世珍家有5口,每天可以分得1筒米(10小两,312.5克),也就是平均每人2小两,这就是一天的口粮。
而且怕大家一次性把粮食吃掉,生产队控制着每天下工后,才发放第二天的定量,不出工者减半发放,没完成劳动任务的,扣减定量。
听闻,就是这样的定量,也供应不了几天了,因为,生产队的仓库也快空了。
好在这里是南方,尽管天旱,但水源还是充沛的,物产也比较丰富。
素有“粮不够,瓜菜凑”的传统,无非就是吃好吃坏罢了。
饿死人的事,除非你懒得没救了,不然,还真饿不死。
那一点点米,谭世珍用于熬稀饭,仅供孙子方一鉴吃。
其他人只能吃些瓜菜、野菜等充饥。
方一鉴每天早起,从米刚一下锅,就开始喊饿,又哭又闹的。
这一直屋的人都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哭闹鬼。
谭奶奶就从米下锅开始给他捞饭吃,从米吃到稀饭汤,最后一锅米几乎给方一鉴吃完了,其他人喝的只能是米汤水,加些瓜菜、野菜,继续煮一煮,填填肚子就算吃过早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方二丫能长得好吗?
能活下来,就是老天爷开眼了。
而方一鉴吃完后,还每每地继续作死地闹,这回是闹着要去大青河钓鱼了。
方父方母要去生产队出工,自然无法管他。
谭世珍本来也是要出工的,但为了照看孙子,(只有一棵独苗啊,哪里不上心点呢?)只得将自己的劳动任务加在儿子儿媳身上,让儿子儿媳多干点,不然,她的口粮定量就要减半了。
孙子要钓鱼,大青河肯定是不能去的,只准他在家门口的池塘边钓。
池塘边钓,他也不安生,一会跑这边,一会跑那边,就跟小学课本上的《小猫钓鱼》里的那只小猫一样,没个定性,把谭奶奶累得,“我的祖宗喂,我的小祖宗哎!你要累死你奶奶了!”一边干叫。
一个不小心,谭奶奶没有跟上方一鉴的脚步,方一鉴在池塘边的湿石阶上一滑,掉进了池塘。
池塘水虽然不深,但方一鉴也还小啊,他才六岁呢,也不高。
平时又被谭奶奶看得紧,不让这,不让那,更不让他去大青河玩水,自然是个旱鸭子。
这可吓坏了谭奶奶,一时愣在那里,耳朵里只剩下方一鉴的“扑棱”声,等方一鉴沉下去时,谭奶奶才醒过神来,连忙跳入水中,将方一鉴捞了出来。
……
方子怡睁开眼,正想骂一句“槽,肖子龙,你想搞死我啊!”
只是一睁眼,一位陌生的老大妈的大饼子脸几乎盖在了他的脸上,一声既担忧又欣喜地喊道:“哇,我的乖孙儿,你终于醒了,吓死奶奶了!”
“我?”
方子怡抬起手,想推开脸前的这张大饼子脸,却突然愣住了。
“我的手……这是我的手吗?怎么变成了这么小的手?”
再扭动一下身子。
“啊——”
他一下子也傻眼了。
他,怎么变成了一个小孩了?
一定是在做梦。
他闭上眼睛,良久后再睁开。
周围的环境还是没变,那差点盖在自己脸上的还是那张大饼子脸。
昏暗的房间,身下垫着一张破草席,草席底下是一动身子就“唏唏嗦嗦”的干稻草。
“这……”
他再次挥了挥小手,还是那只小小手。
不会吧,不会吧……
他脑子里闪过一道可怕而又惊喜的念头,一个经常在刷手机看小说看短剧时频繁出现的词语出现了:
“穿越”!
这个念头出现的同时,脑子里突然又出现了一个陌生而短暂的记忆……
“我……竟然真的穿越了,艹你个肖子龙,你竟然把我推成了一失足成……穿越者,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小屁孩方一鉴,盖在眼前的大饼脸,竟然是这具身体的奶奶。前身也是同时掉在了池塘里,却挂了,而自己正好也莫名地挂了,并且魂穿了。唉,这都是什么事嘛,如今,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年代,那小屁孩方一鉴的记忆里除了吃,就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
(https://www.zbzwx.cc/book/3409047/1111113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