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小说最新章节 > 第690章 严冬难度

第690章 严冬难度


第690章  严冬难度

        诸葛亮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宛城的街道,微微皱起眉头,说道:“很不好。”

        黄月英刚把茶水端上来,她明白诸葛亮指的是什么,出声道:“城内如此,城外更乱。”

        如今街道上面,处处都是流民乞丐,因为司隶豫州连续爆发大战,很多人家园被毁,被迫流离失所,四处逃难。

        加上残兵溃兵趁机逃跑的,又没有饭吃,便摇身一变成了流寇,沿途劫掠百姓,马腾韩遂的西凉军军纪废弛,也在干同样的事情,这样一来当地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只能离开家乡逃难。

        在司隶这几州之中,如今唯一没有战乱的,便是荆州了,自董卓之乱开始,就不断有士族百姓南下荆州逃亡,如今已经形成了固定通道,豫州司隶的逃难人群,会先进入荆州北面的门户南阳,再往南进入更富庶的南郡等地寻找安身之地。

        在宛城的张绣,倒也乐见此等情景,反正荆州又不是他的,流民愿意去,他也没有理由阻拦,相反,他倒是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

        大批流民抛去自己户籍,到了别处,就已经是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黑户,这样的人,到了新的地方,是很难谋生的。

        因为身份问题,他们找不到土地种植,甚至从事手工行商等贱业,都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谋生,他们也只有几条路好选。

        一是参军,这样便有一份基本的口粮俸禄,能够养活家人。

        这也是大部分青壮的选择,毕竟成了士兵,若是打几场仗还能活下来,不能能够升职加俸,还有不少额外的好处,比如屠城抢劫。

        二是将自己和家人卖给豪强地主,作为奴仆奴婢。

        这类家奴的产生,绝大部分就是起源于失去土地的平民百姓,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卖身为奴,而这种身份,是一个灰色地带,其名字都不在户籍上,谓之隐户。

        这也是地方豪族渐渐做大的原因,他们通过兼并土地,让平民成为奴仆依附于自己,然后壮大实力,兼并更多的徒弟,从而越来越强大,世家大族就此诞生。

        而同时拥有地位和财富的世家,便能聚敛财富,天下的几大商人,如甄家糜家皆是如此,就像当年刘备在徐州得到的数千糜家家奴,也是如此。

        袁熙其实对于大家族蓄奴的做法,心里是相当抵触的,但处于这个时代,也有时代的局限和无奈,他不可能在短时间完全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只能另辟蹊径。

        在他的一番操作下,甄家和糜家剩下来的家奴,要么成为兵士,分配土地成为良家子,要么成为商路的伙计,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虽然还是士农工商最为低贱的商人,但好歹是自由之身了。

        但毕竟袁熙这种做法,在全天下都是很少见,如今宛城里面,便是张绣和当地豪强近水楼台先得月,将进入南阳的流民中,适合的青壮先纳入到自己麾下。

        因为荆州周围的司隶豫州扬州都有大战,短短一年之内,逃往南阳的流民就有数十万人,张绣在其中吸收了上万青壮,编做兵士,实力大大膨胀。

        当今各州都有战事,所有诸侯都在全力征兵备战,没参战的也在扩兵以防万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劳力青壮很多都成为了士兵,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进而产生饥荒。

        但这种形式下,谁也不敢停住脚步,毕竟邻居扩兵我不动,纯纯等于是等死。

        诸葛亮如今感叹的,便是这种天下大乱的景象,沿途的街道上都挤满了无家可归的流民,这些都是不够资格成为军士的,只能离城寻找其他出路。

        张绣对于这些他用不到的人,当然是不管不问,他也不会提供救济粮,不然这些人吃饱了就不愿意离开了。

        他对这些人态度是放任自流,流民如果饿得不行了,自然会离开宛城谋生。

        但如今已经入冬,这些本来逃难时境况窘迫的人们无法远行,在食物吃光之后,缺少衣物的他们,便陷入了绝境。

        饥寒交迫,冻饿交加之下,不断有人倒毙路旁,很多人蜷缩在路边过夜,等清晨到来时,已经成为了一具硬邦邦的尸体。

        诸葛亮一开始还有心相救,熬了些粥出去送人,但几天之后他便发现,这些都是杯水车薪,家中的粮都快用光了,但道路外面倒毙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诸葛亮叹道:“我预感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却没想到了冷到如此地步。”

        “荆州都这么冷了,北面的中原会冷成什么样子?”

        “也不知道再往北的幽并边境,那些人是怎么过的。”

        “不过宛城冻死这么多人,实在是有些不应该啊。”

        黄月英知道诸葛亮心思,出声道:“夫君既然有心救人,那何不答应张绣征召?”

        “要是成为张绣掾属的话,便能参与到宛城的内政中去,说不定能救下不少人吧?”

        诸葛亮听了,叹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div  class="contentadv">        “张绣毕竟出身凉州,这十年来,黄巾之后的天下大乱,凉州军几乎是罪魁祸首。”

        “我当初想着过来,先看看宛城情况,如果政通人和,我便和张绣见上一面,看看他的志向想法,如今看来,却是没有必要了。”

        黄月英道:“他的手下,不是还是贾诩贾文和.”

        诸葛亮摇了摇头,“这位更让我失望。”

        “荆州这么好的地方,这多年没有战乱,按道理说应该是大展宏图的好地方。”

        “但如今看来,宛城的做法和刘景升一样,都是小富即安,自保即可,完全没有考虑过如何去将世道变得更好。”

        “我本来想去拜访一下贾文和,问问他是怎么想的,但却是突然觉得,见不见都无所谓了。”

        “虽然此人以谋略见长,但持身却是为我所不喜,还是算了,咱们过完年就离开。”

        黄月英掩口笑道:“虽如此说,但夫君面上,还是有些不甘心呢。”

        “对方是搅动天下的人物,夫君多少对其也是有些好奇吧?”

        “既然来到了这里,不亲眼看看,岂不是留下不少遗憾?”

        诸葛亮听了,心下也有有些认同,他出声道:“既然如此,我先写块名刺,去拜访他一面好了。”

        他找来一根竹子,用斧头砍下一截,从中劈开,然后隔成巴掌长的竹片,再用小到将其表面刮平,这才提起笔来,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表字。

        这是汉代的名刺,也叫谒,一面自书姓名某某谨以琅玕致问等字,另一面书所要谒见者,等于现代的名片。

        他正写着,却见门外有马匹停了下来,有人啪啪啪敲起门来,诸葛亮命童子上去开了么,却是一个军士,说道:“谁是诸葛亮?”

        诸葛亮出去道:“是我。”

        那兵士上上下下打量着诸葛亮,“传贾府君之命,着你去其府邸,现在跟我走吧。”

        诸葛亮听了,心道这事情还真是凑巧,自己名刺刚做完,对方就来找自己了。

        他回头对屋子道:“你自等着,我去去就来。”

        黄月英在屋内应了,诸葛亮命童子牵出毛驴来,跨步坐在上面,那兵士见了,也翻身上马,在前面领路。

        两人一路走过街道,如今刚下过雪,道路上堆满了了尺深的积雪,积雪下面,便是随处可见的百姓尸体,其早已经冻毙,被冰雪覆盖后只剩下躯干的形状,这些形状有的大,有的小,还有明显小得多的轮廓,也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诸葛亮见了,不由想起几年前,自己跟着诸葛玄从琅琊郡逃出后,沿途所见的触目惊心的景象。

        当时他们逃得快,离城是曹军尚未攻到,但是沿途经过的几个村镇,是被曹军洗劫过的,车队经过其内,只见里面不闻鸡犬鸣吠,处处都是男女老幼的尸体,甚至阻塞了道路,这对当时尚且年幼的诸葛亮,造成了极大的触动。

        后来诸葛亮跟着诸葛玄到了扬州后,听说在这次曹操二图徐州中,百姓伤亡比第一次更甚,作为当地大族,琅琊诸葛氏也多有死难,很多人都下落不明失散了。

        自此之后,诸葛亮就对曹操产生了极大的抵触心理,连带着对当时还是曹操举主的袁绍,也极为不满,所以他流离到荆州,也是为了避开中原这两家势力。

        但让他心内矛盾的,便是在城内躲避曹军时,机缘巧合遇到的袁熙,在被对方无意中救了一命后,诸葛亮也对其有了些兴趣。

        因为当时看来,袁熙当时是以相救曹嵩的名义,但其后诸葛亮回想起前应后果,发现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袁熙不仅颇为在乎百姓的性命,而且其貌似和曹操的关系并不太好,救出曹嵩,好像也是为了有让曹操退兵的借口?

        诸葛亮至今也没完全想明白,当时袁熙作为冀州一派,为什么会对尚是敌对的徐州费心做出这种事情,也许将来自己能遇到他,才会问明白真相吧?

        前面兵士的马停了下来,诸葛亮收回思绪,见到了一幢府邸前,明白这应该便是贾诩住处了。


  (https://www.zbzwx.cc/book/3660525/11560951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