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王忠,”司礼监掌印高时明看着眼前的锦衣卫冷声说道,“此去南京有两件事。”
“公公请讲,卑职牢记在心。”
“一是传达朝廷的旨意,让南京吏部全权配合巡盐御史宋权捐官。”
“是,”锦衣卫千户王忠躬身施礼。
“这第二件事嘛...”高时明故意拉长声音,“是保护好宋权,巡盐只是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利益没了可以再挣,所以他们不会对宋权怎么样。”
“但接下来的卖官会打一些人的脸,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为了维护颜面,会不会做出某些极端之事。”
“公公放心,卑职就是死也不会让宋权出一点差错。”王忠保证道。
“嗯,”高时明点头,“记住了,宋权就是钱!辽东打仗的钱,西北治理蒙古人的钱都在宋权手里。谁和宋权过不去就是和钱过不去,和大明朝过不去!”
“卑职牢记在心。”王忠再次保证。
“好了,”高时明打了个哈欠:“快去南京传达旨意吧,满朝文武和陛下都在等结果呢。”
“卑职告退。”王忠转身离开。
他带着十几个人骑马出京师,顺着运河奔向南京。
王忠等人前脚刚出京,内阁首辅范景文的家仆也骑着马离开京师。
他的目的地不是南京,而是距离南京一千多里的湖广谷城县。
大明前户部尚书方岳贡是湖广谷城人,辞官后赋闲在家。
现在崇祯已经同意他给太子讲学,所以范景文得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哒哒的马蹄声中,时间悄然流逝。
十月初。
锦衣卫千户王忠顺着运河来到了山东兖州府安平镇(今阳谷县张秋镇)。
大运河历史上有一句名言:南有苏杭,北有临张。
这里的张便是张秋镇。
张秋最早叫“涨秋口”,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每到秋季河水上涨便会决口。
明清时期,运河自张秋镇中直穿而过。
《北河纪》中曾记载:岁漕东南以给都下,会通河实国家之气脉,而张秋又南北之咽喉。
大明弘治七年,御史刘大夏治河之后赐名安平镇。
由于并不是加急的旨意,所以王忠一行人走的不是很快。
每天多则百余里,少则几十里。
在抵达安平镇时已是傍晚。
他们来到安平驿门口,发现门口只站着两个驿卒。
他拿出勘合交给门口的驿卒并问道:“备五间上房,十三个人的饭。”
王忠单独一间,其余十二个人住剩下的四间房。
一个驿卒接过王忠递过来的勘合,走进驿站交给驿丞查验。
驿丞查验无误后亲自来到外面迎接,:“几位上差请跟小的来。”
勘合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别的出差凭证,凭借这个东西可以使用沿途的驿站。
另一种级别较低的出差凭证叫驿符。
如果驿站住满了人,手持勘合的人可以优先居住,而手持驿符的人则要搬出去或者换个地方。
历史上的明朝后期,驿符被当成礼物被官员们送给亲属。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为了节省路费,就使用了大量的驿符。
其实这也不能怪官员们没有规矩,因为他们把驿站视为一项官员的隐形福利。
官员的亲戚朋友从外地来拜访的时候会带来各种土特产。
俗话说礼尚往来!
总不能让对方空着手回去吧?
如果真的让对方空手回去,消息传出去,官员的脸往哪儿搁?
可当时官员的工资不高,送值钱的东西送不起。
(https://www.zbzwx.cc/book/3873658/60267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