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殿试考生的答卷上,渐渐填满了笔墨。
有人淡然,有人眉头紧蹙,亦有人心生慌乱。
毕竟,当朝皇帝李世民就端坐在上首位,注视着他们。
说不在意,那是假的,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未必能扛下这场殿试。
“时间到,收考卷...”吏部官吏扯着嗓子喊道。
考生放下笔墨,慢慢退出太极殿。
有的考生,从入殿到考试结束,都没敢抬头看李世民一眼。
出了太极殿。
白鹿书院一个学子跑到吴雨辰身边:“大师兄,你这魁首是拿定了吧,我方才观你,笔墨娴熟,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惊慌之意,题答的一定十分顺畅。
哎,我便不行了,陛下就在不远处看着,我这心,慌乱的紧。”
吴雨辰淡淡道:“你慌什么?陛下与太子殿下在此,本意就是检验我们的心理素质,你当治国理民是这般简单的事情?”
那人摇了摇头:“唉,话虽如此,但这东西,难以控制...”
两人说着,白鹿书院其他学子皆是围上来,探讨策问。
他们都是寒门子弟,平日里关系极好,吴雨辰虽然有才,却并不傲物。
反观国子监学子,裴鸿羽眸光冷漠,面容严肃,一脸傲气。
仿佛世间没有入他法眼之物。
他周边同窗,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他。
一个国子监学子卖笑道:“裴兄,这状元之位,非你莫属了吧。”
“那还用说,白鹿书院那帮穷秀才,哪里见过这阵仗,估计腿都吓软了,哪里还有提笔的力气...”
“就是,一群不知所谓的东西,竟敢与我们国子监争锋,真是恬不知耻...”
一个人悻悻道:“若不是太子,他们早就不知道饿死在哪了,还能参加殿试?”
听了这话,裴鸿羽转头看向他,目光如炬,寒声道:“在皇宫枉议天人,你找死不成!”
那人看着裴鸿羽凶悍的眼眸,心中一凉,面露惊恐,垂下头,不再言语。
其他人一看裴鸿羽动怒,便都不再说话,这小祭酒素日里的脾气,可是不太友好。
殿试散罢,李世民没有走,与长孙无忌几人一起审阅殿试考生们的策问。
李承乾对这些无感,便回了府院,琢磨着开办报馆的事。
这时代,百姓连填饱肚子都是难事,更别说思想文化的升华。
不过这也是个机会,用不了几年大唐百姓便能吃得饱,穿得暖。
这文化传播,也需要提前筹备。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美丽人生。
这是大唐发展的百年大计,容不得马虎。
于尺寸间显大马金刀,越是伟大的计划,越要精细,从小事出发。
进了府院门,秦风迎了上来:“太子殿下,您回来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灵儿还没回来吗?她回家已经两月有余了吧。”
“还没。”秦风回应道:“我派人送她回去,她执意不肯,太医也没带,说是不符合规矩,那丫头独自一人回去的,钱也只拿了五十两。”
李承乾轻叹:“这丫头,性子真倔,你着人去她家乡探望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秦风拱手道:“是,卑职这就去安排。”
三日后。
金榜张贴于长安城中,前去围观的人,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三十名贡士,中得进士者,一十五人。
这十五人早早被叫到了文德殿中。
今日,金殿册封。
李世民端坐上首位,李承乾与五位监考官分列殿中两侧。
长孙无忌手捧敕封诏书,面容严肃。
殿中十五位考生,皆是流露出紧张之色。
就连心理素质极佳的吴雨辰与裴鸿羽,都是不自觉的捏起了拳头。
眼眸直勾勾的盯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朗声道:“殿试一甲魁首,吴雨辰,授朝散大夫,官从五品”
“呼...”话音一出,吴雨辰不自觉的出了一口气,心情得以放松。
“殿试榜眼,裴鸿羽,授朝议郎,官从六品。”
“殿试探花,古风,授承议郎,官从六品。”
“殿试二甲,段刘云,授奉议郎,官从六品。”
“殿试二甲,封于文,授通直郎,官从六品。”
......
册封完毕,旁边几位宦官将册封圣旨与天子亲赐的印信递到他们手中。
众人拱手齐声道:“谢陛下圣恩!”
几位白鹿书院的寒门子弟手捧印信时,眼中有热泪翻滚。
这功名考取的有多么不易,他们为此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那几位世家门生,便淡然的多,不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多好。
只是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能享受父辈的门荫,所以这恩赏,他们看的没有那么重。
这就是世家门第出身,给予他们的天然优势。
若是放在之前,他们看得更加清淡。
世家门第盘根错节,即便朝代更迭,亦是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这令许多寒门子弟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五品,六品官员,在他们眼中,根本上不得台面。
所以,李承乾才大力打击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大力在全国推行有教无类。
不过,在李承乾的支持下,白鹿书院总算没给他丢人。
此次,十五位进士,白鹿书院独占八位,一甲三位,白鹿书院独占两位。
此一战,白鹿书院必将闻名于天下。
这也看得出,寒门子弟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
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将从今日起,被彻底打破。
“吴雨晨,近前听话。”
一道声中带威之语,从殿内最前方传来。
这一声,将所有进士的思绪,全都拉了回来。
吴雨晨整顿衣冠,信步上前:“微臣吴雨晨,参见陛下。”
经过敕封,他已经可以在李世民面前自称微臣。
李世民不怒自威,缓缓道:“你虽出身寒门,却有治世之才,出身卑微而不自屈,满腹经纶却不自傲,无论心性还是锦绣文章,你这状元,当之无愧。
你那官吏十论,朕已经仔细研读过了,却是治世之策。
大唐的官吏国情,想来你已经有所了解,朕恢复科举考试,便是为了整顿吏治,稳固大唐政体基业。
你莫要辜负朕的一片苦心。”
(https://www.zbzwx.cc/book/4134455/1668153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