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领导社交绝学免费 > 领导者要有不到火候不揭锅的城府

领导者要有不到火候不揭锅的城府


  火候不到硬揭锅,揭开的只能是一锅夹生饭。但是火候的把握对于厨师是考校厨技的关键,对于领导者也是考校韬晦水准的关键。

“缓称王”作为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战略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朱升提出“缓称王”时,主要的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最早的徐寿辉,在彭茔玉等人的拥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刘福通因韩山童被害,韩林儿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数年未立“天子”,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四川明玉珍闻讯,也自立为陇蜀王,一时间,九州大地,“王”、“帝”俯拾皆是。

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道理。所以,他坚定地采纳“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路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称为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帝”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地称王的做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之战略不可谓不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过早与元军主力和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一来,朱元璋就更有利地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稳步发展了。

要知道,在天下大乱的封建朝代,起兵割据并不意味着与中央朝廷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但一旦冒出个什么王或帝,打出个什么国号,那就标志着这股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了。因此哪里有什么王或帝,朝廷必定要派大军前去镇压。徐寿辉称帝的第二年,元朝大军就对天完政权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同样的道理,张士诚、刘福通等人,莫不为元军围攻。

相比之下,只有尚未称帝的朱元璋,一直到大举北伐南征前,都未受到元军主力进攻。原因之一,是朱元璋周围有徐寿辉(后为陈友谅)、小明王、张士诚势力的护卫,元军要进攻朱元璋,必须首先超过他们占据的地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元军曾进攻过张士诚的六合,距离应天只有五六十公里,元军可以到六合,当然可以到应天,否则朱元璋也就不会慌慌张张地派兵救援六合了。原因之二,是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一直“忍辱负重”,隶属于小明王的宋政权。当时天下称帝者有三四个,处于摇摇欲坠中的元朝根本顾不上朱元璋这一类附于某一政权的力。而朱元璋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契机,加紧扩大地盘,壮大力量,最后终于成收拾残局的主宰者。

“缓称王”还避免了过多地刺激个别强大的割据政权。元末虽乱,但到最“冠军”只能有一个。从这个意义讲,任何一个割据政权都是皇权路上的竞争者。因此,割据政权除要与朝廷斗争外,相互之间还有“竞争”,这种“竞争”实际上是血腥的相互残杀。正因为朱元璋“缓称王”,不但避免卷入这种残杀,而且借属于小明王的宋政权,一方面讨得宋政权的欢心,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宋政权庇护,可谓一箭双雕。

“缓称王”关键在一个“缓”上。一旦时机成熟,朱元璋就当仁不让了。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集团十分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即便与朱反目,也不足为虑;东面的张士诚已成为惊弓之鸟,再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四川的明玉珍安于现状,没有远图,对朱元璋集团构不成大的威胁;而元军在与宋军的决战中大伤元气,且又陷入内战之中,已无力南进。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强大的军队和广阔的地盘,不失时机地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立为王,对业已开始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朱元璋退得稳,藏得深,可谓胸有城府。朱元璋有城府,刘邦、曹操、赵匡胤有城府,胸有经天纬地之韬略的领导者都有城府,任你一个领导者只要不断磨炼“火候”的技巧,都能拥有成事有余的城府。

《阴符经》上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领导者,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以战胜敌人。这,便是社交潜规则——藏巧的重要性。


  (https://www.zbzwx.cc/book/4146700/5260432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