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开办族学
第二天上早朝时,立马向众臣展示了自己身上的羽绒服,接下来就是例行夸夸夸周岁安,骂骂骂几位大臣。
几位大臣被骂得狗血淋头,又没有理由反驳,只能低着头挨骂。
当然,皇帝骂爽了以后也没忘记吩咐下去,收购大量鸭鹅,制作羽绒服,和毛衣裤一起送往北疆。
搞定了北疆战士们的御寒衣物,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那就是开办族学。
周父找到村长家的时候,村长还以为又有什么挣钱的好活儿了,谁知只是让他把几位年长的族老叫到家里一起商讨要事。
村长虽然心存疑虑,但他也知道周父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不一会儿,杏花村的族老们都到齐了,一个个气喘吁吁地赶过来,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周父对着各位族老恭敬地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各位族老,村长,你们也知道我家安安制造出了羊毛衣羊毛裤和羽绒服,全部供给了北疆的将士们,因此得了陛下不少赏赐。”
一说起这个,各位族老老腰也不疼了,气也喘匀了,化身夸夸队。
夸周岁安是个锦鲤,是杏花村的小神童,带着村里人挣了不少钱,还被皇帝陛下册封了乡主。
周父被夸得很是熨帖,不过也没忘记要事,“我年纪大了,已经不准备再参加科举了,就想着在村里办个族学,做个夫子,教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不说考上状元,多少能认识几个字,学学算术,这样以后出去了也不至于被人骗,族老们意见如何。”
各位族老已经被这个巨大的好消息砸晕了头脑,还是其中一位一向毒舌的族老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
“文小子,你考上童生的时候我就看出了你是一个好小子,开办族学,好啊,你有这个造福全村的想法,我们怎么会不同意,好小子,好消息了,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其他的族老也纷纷表态,开办族学可是造福全村的大事,他们要是不同意,那就是全村的千古罪人啊。
于是周父又和村长和族老们商量了一下开办族学的具体事宜。
“首先,入学是要交束脩的,我也不多要,五百文一年,包一天三顿饭,这五百文就相当于他们交的饭钱了。”
村长赞同地点点头,“束脩当然要交,可不能养大了村民们的胃口,交束修是他们应该的,京城最便宜的书院也要一两银子一年,现在开办了族学,只需要五百文一年,这可是捡了大便宜。”
见村长和族老没有反对的意思,周父接着说道:“咱们族学的休沐时间和城里的书院不一样,上五天休沐两天。”
“这样安排的话,休沐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其中一位族老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许多孩子已经能做不少事了,算是家里半个劳动力,总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帮家里做事,劳逸结合嘛,况且不能让他们觉得,读了书就不用干活了,该干的活还是要干。”
村长和几位族老若有所思地点头,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周父又就族学的选址,建造等细节和村长以及族老们讨论了一下,这一讨论就是一下午,最后终于敲定了开办族学的事宜。
于是,周父和村长以及几位族老商量了一下,找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召集了杏花村所有的村民,宣布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什么,开办族学?”
“这是真的吗?那我家娃是不是可以读书考状元了?”有人惊呼出声。
那人旁边的大娘不雅地翻了一个白眼,“嘿,你想得真美,你以为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吗?”
村长及时制止了村民们的吵闹,“对,开办族学,由周老童生周文担任夫子,这开办族学的事也是他提出来的,五百文一年,读书期间包三顿饭,五天一休沐,连休两天。”
周父最后不忘补充一句,“女娃也收,女娃不收束脩。”
这是周岁安给周父的建议,大多数人家肯定不会让家里的女娃进学堂读书的,不过不用束脩,还包饭就不一样了,这样,女娃们也能跟男娃一样读书认字了。
“五百文,这几年挣了不少银子,五百文我家还是拿的出来的,村长我报名,两个孩子都去。”
“女娃读书有什么用啊,以后还不是要嫁人。”
“女娃竟然不要束脩,还包饭,家里能省不少粮食呢,送去读书也挺好的,以后能嫁个好人家。”
“五百文,老周家都有那么多钱了,还要束脩。”男人撇撇嘴。
听到人群中传来不一样的声音,没等村长喝止,旁边的毒舌族老直接不干了,大步上前,指着那人破口大骂,“多少人挤破了头想送自家娃去读书,你个没见识的东西,这几个月你们从老周家挣得钱还少了,五百文也舍不得出,留着这么多钱准备干什么,准备带进棺材里吗?”
毒舌族老恨铁不成钢地瞪着几个明显被骂得心虚的村民,“再说了,孩子读了书,以后不仅好找活儿,工钱也比那些不识字的人多,一群眼皮子浅的东西。”
村长也是被几个搅屎棍气着了,“只要这几个月认真干活的,不可能五百文的束脩也拿不出,不愿意交束束脩,想要空手套白狼的,趁早绝了这心思,以后也别领周家的活干了,自己找活干去吧,真是不识好歹。”
那人被骂得大气都不敢喘,只敢小声嘟囔,“我不过就是小声抱怨几句,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周父嗤笑一声,“我们家有再多钱也跟你没关系,有再多钱也不可能给你这种白眼狼。”
可能是定居杏花村以后,一直顺风顺水,没有什么大的磨难,有些人开始有了一样的心思。
周父虽然没放什么狠话,可是他一向记仇的很,牢牢记住了几个搅屎棍的面孔,不再雇他们的家人干活,他们的孩子也不允许进族学。
村里其他的人家也开始排挤他们,没过多久,几家人便搬离了杏花村,不知去了哪里。
(https://www.zbzwx.cc/book/4170391/1111111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