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生随死殉大结局 > 91.振衣飞石(91)

91.振衣飞石(91)


谢朝阁臣无定数,    或三人,    或五、七人,争议事件方便投票。遇见朝中无事或阁臣凶猛的时代,独一人辅佐皇帝也有先例。自文帝起,谢朝对外战事频仍,    内阁大臣就保持在五到七人之间。

        孝帝时,内阁以林附殷为,    吴善琏、陈琦、纪默声、季擎皆次辅。赵良安资历差一截,然而他的出身、人品、才干都让朝野为之倾倒,    被上下视为储相,    在内阁见习。季擎意外身故后,    赵良安直接递补为次辅。然而,    皇庄血案,    纪默声与赵良安遇刺,刚撵了一个林附殷,    又死了一个未来的辅,    内阁损失惨重。

        谢茂的意思,是照前朝旧例补齐五人,    以陈琦为辅。

        ——他在廷推之前,    把“病休”的林附殷送回了老家,    就是给陈琦腾位置。

        也就是说,    此次廷推,    共有三个入阁的名额。

        京城官场一番龙争虎斗之后,    在正式廷推之前,    陈琦与吴善琏先把拟好的名单交给皇帝过目。

        所谓廷推,是群臣举荐,然而决定权还是握在皇帝手里。

        两位阁老递来的名单中,总共也只有五个人。

        排在第一位的,是礼部的文老尚书。

        文老已近八十高龄,虽说能吃能喝,闲来无事还能给皇帝写扇面什么的,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位不可能禁得住内阁动不动值班的折腾。把他列在第一位,是代表着尊敬与礼遇,入阁这事儿,没道理小毛毛都进了,却不举荐这位历经五朝的老大人吧?

        ——不过,这就是个凑数的,专等着皇帝把这位否了。

        排在第二位的,则是吏部尚书单学礼。

        六部之中,吏部最贵。吏部尚书又称天官,谢朝吏部主管四品以下文官任免,而上至一品大员,只要没有开府的权力,一样要被吏部的考功司议叙考评。可谓掌握着大部分官员的仕途前程,权力极大。

        单学礼能做上这么终于部门的尚书,其出身自然不简单——他是前辅林附殷的堂妹婿,正儿八经的林党中坚。不过,在林附殷“病休”之前,他就很识时务地转投向太后那一方了。

        排在第三位的,是前户部尚书黎洵。

        这位是陈琦的老对头。

        当年二人在户部担任左右侍郎,黎洵还比陈琦隐约高一级。他是左侍郎,陈琦是右侍郎。

        然而,黎洵仕途多舛,当年老户部尚书姬牧原获罪下狱时,黎洵母丧丁忧,陈琦捡漏升任户部尚书。

        等黎洵守完母丧重新起复时,文帝本来有意招他入阁。又不幸的是,黎洵的老座师,当年的内阁辅齐建云突丧长子,打击之下直接死了。取而代之的,是林附殷在内阁风头渐劲。陈琦作为林党顺利飞升,黎洵这个标准的齐党又跟在陈琦背后吃屁,憋屈地回户部,当上早就该是他的户部尚书。

        这其中党争的门道自不必说,黎洵在户部尚书位置上背了无数黑锅。

        眼看林党一家独大,他心灰意懒,干脆就乞骸骨回乡逍遥去了。

        排在最四位的,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蔡振。

        蔡振也是一位老大人了,身为九卿之一,历经四朝。

        他是谢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殿试被皇帝点中头名时,只有二十二岁。当时在位的还是仁宗皇帝,想把他留给文帝,就搁在翰林院养了几年。

        偏偏这位和文帝不对付,自求外任多年,这也是一位出身大族的豪杰,千里当官只为爽,不贪污不受贿,连女色都没什么心思,一门心思搞建设,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路上官声鹊起。

        文帝爱才,蔡振照样青云之上,后来被文帝召回京,叫他去当时最有前途的枢机处效命,他倒是也去了,不过,见天上书骂皇帝这不对那不对,骂得文帝头大如斗。

        后来文帝裁撤了枢机处,就把这个骂架的秧子丢去都察院了。

        物尽其用嘛!

        不过,很奇怪的是,在文帝朝后期,蔡振一反常态安静得很,常年借口足疾不理事,近乎神隐。

        排在最末位的,居然是黎王谢范!

        这个人选让谢茂惊讶极了。

        就算你们要找人凑数,也找一个正常一点的啊!这样不是显得太欺负皇帝智商了吗?

        内阁只进三个人,你们送五个名字来,必然要剔掉两个。头一个文老尚书明显凑数,最后一个黎王也明显凑数,这是逼得朕不得不取中间这三个?完全不给朕选择权?好歹你第五个弄个文臣吧?黎王他是宗室也罢了,朕还让他领着卫戍军呢,把他添在这名单里算怎么回事?

        “老尚书年纪大了,这样的国之瑰宝,朕还想留着他多镇几年呢。”

        文荣老尚书可谓是当代书圣,皇帝都恨不得把他供起来。真把他弄内阁熬更守夜夙夜辛劳,那还真是没弄对专业。

        谢茂一边说着,一边用朱笔把单学礼的名字圈出来。他不反对单学礼入阁。

        单学礼人品上没有太大的瑕疵,办事也还干练。他是林党,与同为林党的陈琦有共事的默契,然而,二人私底下却不怎么对付。陈琦会挑选这么一个人入阁,显然也是颇有深意。

        然后,他把黎洵的名字也圈了起来。

        黎洵也是有才华的,可惜跟错了老大,只能黯然下野。

        黎洵以前所在的齐党早已烟消云散,不过,他和吴善琏都是卢县人,同乡之间不可能不抱团。此次黎洵的名字能出现在廷推的名单上,大约也是吴善琏的手笔。

        然后,谢茂看了蔡振的名字一眼,撂了笔,说:“蔡老大人恁大火气,叫他好好养着足疾吧。”

        一副还在跟蔡振耿耿于怀的孩子气模样!

        当初谢茂杖毙都察院御史余标丽,被蔡振上折子骂得狗血淋头,谢茂火起来命羽林卫灌了蔡振一碗下火药,这件事至今还在坊间传得风生水起。

        五个人,文老尚书与黎王不必说,本就是不可能入阁的。蔡振也被否了。

        蔡振被否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陈琦与吴善琏都知道,小皇帝看似万事不懂,其实主意正得很,内阁想要替皇帝做主,根本不可能。如蔡振这样爱哔哔名声在外的大臣,皇帝绝不会让他入阁。

        这是吴善琏与陈琦的策略。他们都有想要举荐的“自己人”,然而,资历是要比目前这一批次一等的。

        等到皇帝把这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剔出之后,他们再送第二份名单。

        哪晓得皇帝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他把单学礼和黎洵圈出来之后,无所谓地说:“那就这样吧。前不久内阁也是四位周转,多一人少一人也差不离。明日朝会,就照着这个推吧。”

        陈琦与吴善琏皆是目瞪口呆。

        说好的补三人入阁呢?我们的人还没上呢!好歹选一个啊!

        不说新晋这两位阁臣与自己的举荐人之间是否暗潮汹涌,至少,在大利益面前,单学礼算是陈琦一党,黎洵算是吴善琏一党。二对二,这内阁到底谁说了算?

        谢茂微微一笑。当然是朕说了算。

        ※

        陈琦与吴善琏都是才受了皇帝给的恩惠,明知道皇帝摆了内阁一道,这两人也都只能苦笑。

        廷推结束之后,圣命召仍在卢县养老的黎洵进京,单学礼即刻入阁。

        闹得无数人心思浮动的入阁廷推结束了,如今朝廷又空了两个尚书的位置,其中吏部尚书权力极大,为众人所垂涎,刑部尚书也在空置,照样有无数人打破头地想要伸手够一够。

        谢茂暂命两部左侍郎代掌事务,打算自己慢慢挑个忠心(抱他大腿)的补上。

        ——朝廷的尚书之位,与其让给阁臣们施舍给其党羽,何不如自己来施恩?好歹朕也是堂堂天子。

        这边谢茂重新熟悉内阁,理顺朝廷关系,大理寺堆积的重案也在一一清审。

        裴露生被判腰斩,户部尚书裴濮以养子不教自请下野,皇帝罚了他三年俸禄,继续任用。

        两个月后,谢沣谋逆案也结案了。

        谢沣谋逆罪坐实,被判绞刑,涉案一干人等计四百七十余口,斩立决。

        接下来,大理寺主审的就是西河商贾资敌叛国案。

        这案子审得非常艰难,哪怕有罗家私账为证,前往西北查证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听事司直接派出了麾下最精干的直奏千户宰英前往西北督事协助,事情还是非常难办。西北,那是朝廷力不能及的地方。

        “可否请定襄侯策应一二?”龙幼株跪在太极殿前恳求。

        她才死了十八个心腹,最得用的宰英也在暗杀中险些断了一条腿,她是真的受挫了。

        说到底,听事司在朝中的地位都来自于皇帝的权威。皇权至高无上的地方,听事司就能无往不利。到了西北那个势力犬牙交错的地界,“皇帝密使”的身份就不管用了。

        密使?把你杀了往坑里一埋,皇帝哪知道你去哪儿了。

        宫婢太监临时搭建起来的班子,就算吸纳了一些江湖上的能人异士做爪牙,毕竟是野路子。和西北那一堆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丘八爷们相比,杀伤力就差得远了。

        谢茂盘膝坐在御榻上活动颈椎,他是在看折子的中途抽空接见匆忙来见的龙幼株。

        脖子嘎嘎地响,谢茂就有点怀念衣飞石温柔舒适的揉捏。

        自从小衣去西北,一晃就是五个月啦。又到了几年前与小衣初逢的季节了。

        他对龙幼株一向还算礼遇,笑道:“这案子是大理寺主审,要派人去西北,也是大理寺和刑部差遣人。你要让人去看,看着就行了,不必太卖力。”

        资敌罪是重罪,罗家、马家都已落网,现在案子查到西北那边去了,这就不仅仅是案子本身的问题了。

        西北现在情况很复杂。

        举旗造反的米康成是被拿下了,衣飞石才抵达襄州半个月,米康成的人头就送回了京城。

        这功劳自然是算在了衣飞石头上。

        因为衣飞金玩了一个“阵前惨败”的把戏,全靠衣飞石“力挽狂澜”。

        所有人都知道这两兄弟在推让军功,可是人家衣飞金愿意给弟弟攒功,又不是抢了部下的功劳,谁敢吭声?然后,衣飞金就借口重伤缠绵病榻,难以起身视事,向朝廷报备之后,让衣飞石坐镇监理西北督军事行辕诸事。

        衣飞石此前从未真正领兵,灭米康成部的功劳是哥哥给的,就算西北各部老卒都是看着他长大,对他没什么坏心的,难免也要心里嘀咕,二公子多亏有个好爹,这还有个好大哥。

        代衣飞金掌军之后,衣飞石的战功就不再是捡来的了。

        当日米康成与苏普合谋陷害傅淳,致使傅淳部缺粮、屠了三江城,衣飞金又斩傅淳以正军规。

        相比起被衣尚予一道命令就吓得竖旗造反的米康成,苏普是个极其狡猾忍耐的老将,在衣飞金征讨米康成的同时,苏普悄无声息地投了陈朝。等衣飞金收拾完米康成之后,苏普在西隅已渐成气候。

        ——苏普投敌,这件事的性质太恶劣了,比米康成竖旗造反还要动摇军心。

        衣飞石接掌兵权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掉苏普部。

        这件事被襄州瞒得死死的,并未奏报朝廷。一直到十七天前,衣飞石率兵攻下沛吉城,亲手砍下苏普级,衣飞石才密奏京城,祈求皇帝恕罪。

        京城不知道衣飞石在西北干了怎样一件大事,西北驻军则都不敢再小看大将军家的二公子了。

        那可是苏普啊!

        衣尚予帐下就那么几个老将,米康成擅奇袭,展怒飞擅冲阵,殷克家擅攻坚,而论及守城,所有人都不如苏普。何况,苏普背靠陈朝,还有陈朝名将何耿龙举兵策应,居然就被衣飞石给打成了渣?

        衣飞金能打掉米康成,没有人觉得稀奇。大公子少年领兵,名声在外,都知道大将军虎父无犬子。

        衣飞石不一样。他一直都是跟在父兄身边跑,隐隐还有个圣父白莲花的名声。初次领军,在全无父兄指点的情况下,居然就把最擅守城的苏普干脆利索地推掉了,顿时在西北军中名声大噪。

        ——大将军的儿子,大公子的弟弟,会打仗很稀奇吗?

        ——听说二公子武功特别好,和大公子打架能让一只手!

        ……

        衣飞石踩着苏普部的鲜血,勉强在西北站稳了脚跟。

        他面对的,是剩下几位不知道心思究竟如何的老叔,以及被他戳得万分紧张的陈朝。

        这时候叫衣飞石帮听事司去查案子?

        这要是万一查到剩下的几个老将身上,衣飞石在西北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就不为衣飞石打算,谢茂也得为西北的安稳打算。一个安稳的西北,比什么都重要。谢朝腹地的蠹虫——如罗家、马家,都已经被揪出来了,西北那几个,谢茂打算交给衣家自行处理。

        龙幼株来请求衣飞石帮忙,谢茂直接就拒绝了。

        “陛下,恕臣直言,此事衣家涉案。定襄侯策应听事司行事,恰是自证清白……”

        龙幼株一句话没说完,谢茂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冷冷地看着她,说:“他有什么不清白?”

        龙幼株是少数不惧怕谢茂威仪的臣下之一。她如今跪在殿下服侍皇帝,就和当日在胭脂楼里伺候信王别无二致。换了旁人,看见谢茂的模样就该三缄其口,自知绝不能再牵扯衣飞石了,龙幼株不然。

        她恭敬地将额头触地,嘴里却很平稳地说:“据臣目前所得证据,衣飞金之妻周氏直接涉案。”

        “陛下,若要重用定襄侯,正该让侯爷策应听事司严查此案。如此,定襄侯才是朝廷之定襄侯,陛下之定襄侯,而非衣家之定襄侯。”她声音温柔而平淡,丝毫听不出话中的险恶。

        周氏涉案,而非单纯仅仅由周家涉案。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若衣飞石帮着听事司把资敌叛国的罪名查到了大嫂身上,周氏必死无疑。她是衣家冢妇,给衣家生育了长子嫡孙,她死了,她的两个儿子呢?衣飞金若舍得把两个儿子都废了,衣飞石自然无忧。若衣飞金舍不得这两个儿子,衣飞石不出族也迟早要与长房离心——衣飞石是嫡次子,周氏的长子才是嫡长支。

        龙幼株就是劝谢茂趁火打劫,把衣飞石牢牢攥紧在掌心。

        ——衣飞石是皇帝派去执掌西北的人选,他若与家族离心,对皇帝是有绝对好处的。

        “朕很少打女人。”

        谢茂其实从来不觉得女人是弱者,所以,他收拾女人半点都不手软。

        然而,这个时代,教男不教女,欺负妇人是极其不体面的一件事。他为了自己的封建丈夫形象,只能稍微忍一忍,“三十个嘴巴子,今日且给你记下了。万望爱卿以此为戒,从今往后,都不要再做任何试图算计定襄侯的打算。”

        “朕不会准许任何人算计他。任何理由都不准许。”

        他重新拿起奏折,声音冷淡,“再有下一次,你得死。退下吧。”


  (https://www.zbzwx.cc/book/4236861/840993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