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欲问前程


第二百零三章  欲问前程

易秋所说的位置,竟与容风测算的结果一致。

“太子曾在仙浮山建造过一个地下宫殿。当时他只是神神叨叨说那处由一个大师设计,风水极佳,能够护佑他的气运和国家的运势。”易秋娓娓道来,又惭愧地叹了口气:

“但我只是参与了一些采买和建造的工作,了解得不多。您刚才说小郡主失踪,我想很可能就藏在这里。您若放心,就派几个人跟我去找找。”

我考虑了下,摇头道:“我已打点行装准备亲自带人过去。你与家人重逢,殊为不易,还是好好照顾他们吧。”

“亲自去?”易秋担忧道:“仙浮山方圆百里,大半都是密.林,并不是平常游山玩水的那种,危险得很。”

我决心已下,并非一两句话可以动摇,索性问易秋此行还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易秋见我执意要去,也就不再劝说,替我列了一张必备物品的单子后,也回去准备,约定天明出发。

我根据单子,又派人再去追加采买些东西,自己随便收拾一番,躺在床上。

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正是十六夜最皎洁的时刻。

若非太子的恶意绑架,我们一家人此刻应该和乐融融在一起。

而此刻的圆月却仿佛提醒着我,月满则亏,任凭计划周密,也难免有疏漏。

我伤感片刻,终于还是起身服了一粒安神丸,强行逼迫自己睡了两个时辰,保存体力好上山。

不知过了多久,更鼓声响起,我从梦中惊醒,已是卯正时分。

身边的床榻空空荡荡,祁修谨竟还没有回来。

太子一案莫非还有新的进展?

拔出萝卜带出泥,只怕谋逆大案与楚氏一族的罪案牵连太广,不然他没道理放着女儿的事不管。

我不再等他,只写了封信留下说明缘故。

至于易秋会不会再度遭到威胁而有意设下圈套,我也有所考虑,但还是决定为了元宝走这一遭。

鸡鸣声响,天边已露出鱼肚白,我出屋清点随从,准备和易秋与容风会和后出发。

这时,许承光却蹭蹭一路小跑过来,嗫嚅着开口:“娘亲,我也要一起去。”

风寒露重,他竟然只穿了一件单衣,我忙把他带回屋中,披了件厚衣:“你在家待着就行。妹妹已经丢了,现在着人去找,你再不见,让娘亲怎么办?”

“不,我应该去的!”许承光坚持己见,在我疑惑的目光中低下了头:

“其实,前天元宝在婚宴上不见时,我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但是当时没有反应过来。等我回过神来,妹妹已经被坏人带走了……”

这件事其实不能怪他。

但这孩子素来敏.感,太容易多想,这两日间,不知反复自我审判了多少次。

我摸了摸他的头:“这不怪你,娘亲会想办法的。”

“我怕元宝会出事,亲自把她找回来才能安心。”许承光双肩颤抖,声音里带了哭意:

“可是这件事我不是故意的,娘亲能相信我吗?很久以前,我是很嫉妒她能够得到你的宠爱,可是现在她是我的妹妹了,我没有那么坏……”

我霎时明白过来。

这么久以来,他其实从未忘却从前的事,与元宝天生的开朗率性不一样,他的内心总有一点自卑和怯懦。

这是那十年所种下的果。

“娘亲没有怀疑你。”我拿帕子替他擦干净小脸:

“每个孩子都有改过的机会。娘亲不会因为过去的你去否定现在的你。如今你是个好哥哥了。当时发生了什么,你跟娘亲讲一下。”

许承光点点头,吸了吸鼻子道:“那天,我和元宝吃完席面之后,就去后花园玩耍。我们看蚂蚁搬家时,忽然有个人跑来问路,我告诉他了,他却不走,又逗元宝说话。

“我觉得他很奇怪,就拉着元宝走了,去宫女姐姐发糖的地方,元宝手小,我接了一大捧给她,可回头一瞧,元宝却不见了。我很害怕,马上就去找,一群人就闯进来把我们都抓走了。我以为她被关在其他地方,可祁叔叔的人救下我们时,她却不在……”

元宝被抓的时间竟是早过我们。

“那个奇怪的问路人,长什么样子,身上的味道呢?”我忙问许承光。

许承光想了想道:“他很瘦小,脸白白的没有胡子,身上有股子香气,好像是奶奶念佛的那种味道。”

身形瘦小,脸白而无须,莫非此人是个女子?

公主大婚,一般闲人很难混入,若是扮成侍女,或许能鱼目混珠。

可也不一定。

许承光所说的香气,应该是檀香一类,或与佛道有关,正与容风的卦象对应。

如此,仙浮山势在必行。

“王妃,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容监正和那位姑娘也已经到了。”贺九向我禀报。

我点了点头,郑重向他托付:“王爷回来后,麻烦总管替我向他转告。另外这几日府中的守卫需要加强,承光就有劳您多照料了。”

贺九屈身一礼:“属下当恪尽职守,请王妃放心。”

我安抚好许承光,走出王府大门,马车边,容风早已在等我,而易秋已骑马领先在前。

一行人快马扬鞭离开京城。

喧嚣的城池在身后越来越远,这时,天边突然想起如雷声一般的巨响。

抬眼看去,仍是晴空万里,并没什么变化。

本以为是自己太过劳累而出现了幻觉,容风却皱眉道:“大晴天的打什么雷?哪位道友渡劫?”

话音未落,又是一声巨响。

易秋侧耳判断道:“声音在西方,可能是哪个采石场出了意外。”

“采石场?”我愣了愣,而后明白过来。

太子的谋反大计,光靠一个玉河村、齐云镇自然是不够的,这采石场说不准就是个漏网之鱼。

易秋解释道:“太子怕消息走漏,各处都是专人负责。我没有参与过采石场的事,只是有听说。现在动静这么大,应该是已经有人供出,朝廷派人过去了。”

一种不祥的预感忽然划过我的心头。

太子都被擒住了,手下人还控制着元宝让我们提心吊胆,这个采石场莫非还有什么后手,威胁着朝廷?


  (https://www.zbzwx.cc/book/4328202/1111093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