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变迁
冬日日短,太阳下坠的飞快。很快便是暮色四起,周围的光线黯淡了下来。
在沿着宽阔大道下了南城山岗,穿过平坦的长干里的聚居之处之后,前方一条玉带缠绕,碧水横栏。
就在李徽的眼皮底下,仿佛是欢迎李徽的到来一般,秦淮河两岸的灯火开始次第亮起,很快便如繁盛的星河一般灿烂起来。
秦淮河水倒影着灯火,宛如一条流淌的星河一般。远远望去,秦淮河南北岸边人流如织,歌声飞扬。路旁的小吃摊升腾着热气,店铺的灯火里车马穿梭,繁忙无比。
李徽这才明白谢玄所说的还没有进城的概念是什么。和南篱门下来的情形相比,这里才叫真正的繁华。即便是天已经黑了,依旧没有丝毫的影响。这些人悠闲的在河岸长街上徜徉,在秦淮河两岸游玩走动,店铺也不打烊,或许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李徽对建康城的认知还并不深刻,他知道建康繁华,却不知道建康城繁华到什么样的地步。以吴郡等地作为对比,那可是太小看建康城了。
建康城原来叫建业,乃东吴故都,当年孙权称帝便定都于此。
但在东吴时期,建业其实规模还不大,总人口不过六七万户,方圆不过十余里而已。
如今的大晋都城建康,虽然是以建业为原址建立的城池,但是其规模,人口,繁华程度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大都。
五胡乱华之时,北方士族百姓衣冠南渡,十余年间便达百万之巨。其后数十年间,北方纷乱,陆续有南渡之民,到现在具体数量已不可考。但是粗略估计也有一百五十万之众。
南渡士族百姓中的一部分被安置于各地的侨郡侨县,一部分被阻挡在江北之地,但是其中许多人抵达了都城建康安居下来。
从那时起,建康城的人口便开始膨胀,规模便开始扩大。数十年间,原本人口只有不到二十万人的建康城,如今已经是拥有二十多万户,人口高达八十万的超级城池。
原本方圆不足十里的城池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百姓。于是乎大晋朝廷开始扩建都城。以内城作为原点,向四周进行扩建。以逐渐形成了北临玄武湖和钟山,南抵秦淮河,西接长江江堤,东抵青溪河畔的主城格局。
但这样还不够。随着人口的增加,不得不在外围再圈出城廓来,建造篱门篱墙,形成内城外廓的格局。
其实,严格来说,建康城真正的城墙只有两道,一道内城城墙,一道是外城的城廓城墙。而所谓的主城区便是以秦淮河和青溪作为界限。内为主城,外则为百姓聚集区域。
事实上所谓的第二道城墙,可以被理解为一道河水的城墙。这可能是史上第一座正儿八经的开放式城池。当然是在外围城廓的篱门成为正式城墙和城门之前。
而建康城的独特之处还不止于此。建康城除了台城这座内城之外,在城廓之内,主城之外的区域建造了大量的小型城堡。
西侧长江岸边西篱门外有石头城,西篱门内有西洲城,东侧有东府城,南侧有丹阳郡城,冶城,北面有白下城,宣武城,南琅琊郡城等等。
这些小型城堡大多为重兵屯驻之所,驻扎着拱卫京城的中军各营兵马,作为维持治安,拱卫台城的重要力量存在着。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卫星,围绕着内城分布,拱卫着京城的安全和治安。
当然也有些城堡属于专门的作坊机构之所。比如冶城便是冶炼作坊的聚集之地。朝廷冶炼金属,铸造兵器等事务都集中于此处。
建康城,在作为大晋的都城数十年之后,如今已经是一座拥有八十多万人口,六万驻军,十几座大小城堡。外廓城方圆已经达四十余里的超级大都城。
这里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水路四通八达交通通畅,不仅是大晋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的中心。不仅如此,南北交融之后,中原高门大族,江南士族豪门,各地名门高士汇聚于此,更是一处思想文化汇聚的中心。这里是天下人向往的所在,是一座梦幻一般的城池。
对于李徽等人而言,此刻就像是乡下人进了城一般看着眼前的一切,对一切都感觉到甚为惊讶和新奇。即便是李徽,见识过后世繁华的大都市,见识过比这里更为繁荣的场面,却也不得不为眼前的情形所感到震惊。
要知道,这里可是距离后世一干六百年的大晋。尚且处于极为不发达的科技时期,能有如此规模和繁华的程度,怎不令人惊叹不已。
在激动澎湃的心境之中,众人抵达了秦淮河南岸的渡口。一座巨大的浮桥连接着秦淮河南北两岸。有兵马在此驻守。这里便是通往所谓的主城的朱雀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朱雀桥。
只不过这不是一座真正的桥梁,而是一座浮桥。
可能是受限于建造水平,跨越秦淮河宽度达七八十米的河面建造一座大桥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以浮桥代替。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安全的原因。建造固定桥梁之后,对于主城区的安全会有影响。那会轻易的让外廓人员进入水城墙之内。
守桥的兵士没有任何拦阻,众人从浮桥上畅通无阻的抵达北岸。至此,李徽等人更是近距离的目睹了北岸夜市的繁华。虽只是冰山一角,已然令人咂舌不已。
跟随者谢玄一路沿着秦淮河往西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灯火辉煌的路口,起码走了四五里路。终于,在一处幽静的巷口,谢玄勒马站定。
“李老弟,这里是甜水巷,我为你安排的宅子便在这里了。这里距离我谢家居所不远,沿河往西不足里许。环境也很清幽。现在天色已晚,你们也舟车劳顿,便暂歇一晚。明日一早,我再来见你,咱们再叙后事如何?”谢玄笑着道。
李徽忙道:“真是太感谢谢兄了。我不知该说些怎样感谢的话才好。”
谢玄笑道:“说不出来便不用说了。来,我领你瞧瞧宅子。”
谢玄翻身下马,李徽等人忙下马下车跟随。谢玄悠悠然沿着青石巷道走进去,一边走一边跟李徽介绍。
“这甜水巷,虽然称之为里巷,但你瞧,这也是很宽敞的。六七尺宽总有吧。这两边的宅子都是京城官员的居所。你住在这里也很合适。也不用担心其他的问题,这里有巡城兵马沿河巡逻,安全的很。”
李徽听着他的介绍,看向巷子两边的宅子。那都是些朱门大户的宅邸,门口挂着灯笼,气派的很。巷子里积雪清扫的干干净净,显然是有人专门清理。这里很显然是高档的住宅区域。
“这里还有个掌故呢,据说当年东吴大都督周公瑾的府邸便在这左近。所有这些宅邸,当初便是周瑜的宅产。”谢玄继续道。
李徽哦了一声,微微点头。心中却有些不安。承谢玄热情,帮自己找了居所。但这样的地方的宅院,自己可负担不起。自己此来之携二十几万钱而已。本来觉得还可应付,但是一见京城的规模和繁华,便知道这些钱怕是根本不够了。
但这话李徽可不能说,否则也太小家子气了。只能说相机行事,要是太贵的话,之后怕是要搬往别处,找到便宜的居所了。
过了两户人家的大门,众人来到一座院门前。朱门高大,甚为气派。门廊下挂着灯笼,灯笼是亮着的,显然里边已经有人居住了。但谢玄却走上台阶,伸手叩击门环。
“老常,老常。这是睡了么?”谢玄叫道。
很快门被打开,一名老者提着灯笼站在门口,一见谢玄忙道:“大公子,你怎么来了?”
谢玄笑道:“你的主人家到了京城了,还不来迎接?这一位李家小郎以后便住在这里了,便是你的主家了。”.
(https://www.zbzwx.cc/book/634225/10971312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z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zbzwx.cc